198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98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985年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

——1985年3月27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

各位代表:

刚刚过去的1984年,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实现八十年代以至九十年代的三大任务方面取得伟大成就的一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条战线的形势越来越好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新的提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构思,本着友好合作、互相谅解的精神,经过同英国政府的平等协商,终于圆满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使和平统一祖国的神圣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中英两国的友好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为通过协商途径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经验。“一国两制”的构思和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对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也必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继续取得了人民高兴的重大成就,在对实现本世纪三大任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上有了新的进展。当前,怎样把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顺利地、健康地推向前进,巩固和发展我国大好的经济形势,是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现在,我就以此为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关于经济形势

1984年,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现代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形势很好,不只是一年好,而是连续几年好,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前景,已经开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984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在1979到1983年平均每年递增7.9%的基础上,比上年增长14.2%,各方面的经济效益也有提高。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都比上年增长12%,国家财政状况继续好转。

1984年,我国农业又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达到四亿零七百多万吨,比上年增长5.1%;棉花达到六百零八万吨,增长31.1%。农村多种经营有较大发展,商品经济越来越活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期求自力更生地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是由于过去农业政策上的失误和其它原因,粮食、棉花的产量长期增长缓慢。随着农村改革和农业新政策的实施,近几年农业生产连续大幅度增长,去年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粮食近八百斤,棉花十多斤,按照我国人民当前的食物结构和衣着水平,一般已可以达到温饱有余。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国有少数地方的农民生活还比较困难,我们已经和正在采取许多措施来努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应该看到,十亿人口的大国,能够在农业上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1984年,我国工业生产继续全面增长。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能源的生产超过计划的要求,原煤产量达到七亿七千多万吨,原油达到一亿一千四百多万吨,都比上年增长8%,保证了整个工业的持续增长。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行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军事工业部门在发展民品生产和向民用工业转移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交通运输业通过挖掘潜力,运输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列入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六十五种主要产品的产量,到1984年已有四十三种提前达到1985年的指标。

1984年,我国重点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技术改造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家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一百二十三个大中型项目,工程的进展比较顺利。一批重点煤矿、电站、油井、建材企业和铁路新线建成投产,有利于克服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为生产的持续增长准备后劲。全国人民关心的宝山钢铁总厂建设,第一期工程已有部分项目投产,其余也进入全面调试阶段,炼焦、炼铁、炼钢、初轧可望在今年内陆续投产。科学研究、文教卫生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投资,比上年都有所增加。全年施工的更新改造项目七万四千个,全部建成的三万九千个,对增加生产、提高质量、改进品种和节约能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近几年来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安排。随着生产建设的持续增长,通过各种渠道,从1979年到1984年安排了四千二百多万城镇劳动力就业,职工和农民的收入继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去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达到六百零八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12.5%;农民的纯收入,全国平均每人达到三百五十五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7.8%,吃穿用各类商品都继续向多品种、中高档和多样化发展。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去年农村建成住宅约六亿平方米,城镇建成住宅约一亿平方米,又有大批农户和部分职工住上了新房。

各位代表!经过几年的调整和改革,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在走上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路子。这几年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一个是农业和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一个是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二者互相促进地共同增长。这是过去多年来我们希望做到而没有做到的,现在开始做到了。这对于我国今后经济的长时期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

这几年来,我们从加强农业入手,以发展农业促进轻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从1979年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包括村办工业)平均每年增长7.9%,1984年增长14.5%,远远超过了1953年到1978年的二十六年间平均每年增长3.2%的速度。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市场、资金和劳力,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同时我们对加快发展轻工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且要求重工业调整服务方向,更好地为发展农业、轻工业服务,促进了轻工业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1979年至1983年,轻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2%,1984年增长13.9%。许多轻工产品特别是呢绒、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中高档产品的产量急剧增长,花色品种不断增多,质量逐步提高,丰富了市场供应。在农业和轻工业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因经济调整而速度一度下降的重工业迅速回升。1982年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8%,1983年增长12.4%,1984年增长14.2%。重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也都有了程度不同的改进。这些事实说明,我们在实现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上一个有深远意义的变化。

与上述特点密切联系,这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长是在居民收入首先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下实现的,消费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又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1979年以来我们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同时在城镇扩大劳动就业,增加了职工工资和奖金,使城乡人民的收入和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从1978年到1983年,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由一百七十五元提高到二百八十八元,1984年达到三百二十元左右,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平均每年提高7.3%,远远超过1953年到1978年的二十六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2%的速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资金积累也逐步增多。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调整初期由1978年的36.5%降低到1981年的28.5%,从1982年起略有回升。这几年我们在调整中纠正了过去片面强调积累而忽视消费的做法,正确认识和发挥人民消费对于促进生产的积极作用,生产、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也显著改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上又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

各位代表!前几年特别是198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成就,是坚决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结果,是正确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开始突破长期形成的僵化和封闭的模式,城乡经济越来越活跃,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横向经济技术联系日益增多,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迅速扩大,改革和开放健康发展,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展开了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党和国家的各项农村政策顺应强国富民的历史要求,符合亿万农民勤劳致富的共同愿望,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促使了农业生产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同时,我们在城市改革中也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1984年,从正确解决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入手,在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建筑业体制、商业体制、外贸体制、金融体制、计划体制,以及在进一步发展城镇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城市经济开始出现多年未有的活跃局面。特别是去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基本原则。这个纲领性文件的通过和公布执行,标志着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积极搞活国内经济的同时,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特别是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工作的发展。去年,全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一千二百零一亿元,比上年增长39.7%,扣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9.6%,超过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全年共批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七百四十一个,超过前五年的总和。全国以各种形式实际使用的国外资金达二十六亿六千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7%。计划内签约成交的技术引进项目有一千多项,成交额比上年大幅度增加。

1984年我国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继续好转。各级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积极为四化献计出力,我国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我国国防更加巩固。全国人民从一年比一年好的发展形势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因而对党和政府更加信赖,对实现本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更加充满了信心。

各位代表!我们说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很好,并不是说一切都好,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除了能源、交通、原材料供应仍然紧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以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去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对信贷基金和消费基金管理不严,货币发行量多了一些,再加上乱涨价等不正之风的影响,致使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初步分析,1984年增发的货币,就其主要部分来看是合理的。这是因为,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需要增加货币投放;在搞活城乡经济的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增多了,个人收入增加了,单位和个人的手持现金也要相应增加;农业发展了,许多农副产品国家要收购。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超出了正常需要的范围,主要表现在信贷增长过猛和工资奖金增长过快。1984年银行的各项贷款总额比1983年增加28.9%,其中12月一个月的增长额就占全年增加额的48.4%。1984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9%,其中第四季度增长38%。出现这样的问题,同以下的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去年下半年在酝酿1985年金融体制改革和企业工资改革的过程中,有关部门曾经提出过各专业银行可以自主支配的信贷资金数额,以1984年的实际贷款数为基数核定;在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时,工资总额以1984年的实际数为基数核定。结果一些金融单位不顾大局,为了增大信贷基数,竞相放贷;一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从本单位利益出发,为了增加工资基数,乱提工资,滥发奖金和补贴,致使银行信贷和消费基金急剧增长。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采取任何比较重要的改革措施时,都要周密考虑可能引起的各种反应,拟定出保证改革健康进行的相应的规定和办法。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训。

总的来看,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支流,但必须予以重视。其中,有些是改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得到解决;有些是因为我们事先考虑不周或事后检查不严,是应当引以为戒的。我们在去年第四季度发现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后,及时进行了研究,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并于今年2月召开全国省长、自治区主席和直辖市市长会议作了进一步的统一部署。现在,全国各地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省长会议的精神,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今年春节以后全国的货币回笼情况和财政收入情况是比较好的。实践再次证明,只要全国上下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做好工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够把今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继续健康地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