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她发起了中国第一场女权运动(2)

向警予:她发起了中国第一场女权运动(2)

摘要:一双没有裹的脚。6岁入私塾, 8岁进入长兄在县城开创的新式小学,16岁离开家乡, 先后就读于湖南第三、第一女子师范和周南女校。21岁,学有所成的向警予本着“救国必先兴教育”的思想,在家乡溆浦开办了第一所男女同校的新式学堂,为更多中国女性解开了裹脚布。

“女权主义”的倡导先驱

为花季少女解开裹脚布,为广大妇女争取参政权,为底层娼妓寻求独立人格;谁说我辈不女权?

在蔡和森写的《向警予同志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自与和森恋爱及参加实际工作后,她精神上常常感受一种压迫,以为女同志的能力不如男同志,在她看来,仿佛是‘奇耻大辱’。同志们愈说她是女同志中的最好的一个,她便愈不满足。”

“妇女解放”是向警予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她与蔡和森自由恋爱结婚,后来这段婚姻又因二人生活习惯不同,以及向与当时中央宣传部长彭述之的一段感情而宣告结束,这段感情经历已经将向警予其人区别于拘泥封建礼教和世俗之见的寻常女子。

其实早在溆浦新式学堂开办之初,她就和自己在周南女校读书时的好友吴家瑛背着干粮,走进溆浦山区,一家一户地给家有学龄女孩子的家长们做工作,以自己打破溆浦不准女娃入学旧俗的亲身经历,劝导父母们让女孩儿接受教育。当时,妇女缠足的陋习在中国依然存在,向警予在任校长期间,曾亲手为学生解开缠脚布,并陪同学生回家,向其父母阐述不裹脚的道理。并在教学期间,多次提及“男女平权”的概念,勇敢地向束缚了妇女几千年的封建势力发起挑战。

1922年7月,在党的二大上,向警予当选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担任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撰写大量文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中国妇女问题,号召广大妇女团结起来,为解放自身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去。

纵观向警予的“女权”道路,既有为思想守旧的封建家长“普法”的执著,更有向中央上级争取妇女权利的倔强。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北上前发表宣言,接受中共的“国民会议”主张。孙中山号召召开各实业团体、商会、工会、农会、学生会等九个团体的代表参加的国民会议的预备会,但没有包括妇女团体。此事件一出,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妇女界要求参政权的运动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了促使妇女团体参加国民会议, 12月21日向警予主持的上海妇女运动委员会等21个妇女团体成立“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进会”。她还在《妇女周报》上发表了《国民议会与妇女》一文,文中写道:“本会的目的在促成国民会议,和参加妇女独立的团体于国民会议。”

“妇女与男子不过性的区别,而其国民身份则无二致。”透过此话,可以想象发声者是以一种怎样高昂的姿态,为其所代表的广大妇女争取权益。

如果说为女性争取受教育权利和参政权利,是在积极的方面做楷模,那么1923年,向警予一次关于娼妓问题的演讲,则是在直面女性问题中的毒痂。

在演讲中,向警予完全跳出封建伦理道德桎梏,对从事娼妓职业的女子不带任何鄙夷和谴责。她指出:“娼妓制度不但辱没女子的人格而乃人类共同的耻辱。至于娼妓本身所受种种无人道的残酷,大家也可想象而得。”又提出:“娼妓制度所以存在的原因虽然复杂,而经济一项实为主因。……我的意思还是从经济上谋解决,一面运动废娼,一面要做妇女的职业工作。”

面对毒痂,勇敢揭露并施以创药,此为上上之策。由此可见,向警予的“妇女解放运动”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详尽完备的体系。

“杀身成仁”的壮怀激烈

1927年的武汉,是白色恐怖与红色力量角逐的旋涡中心。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政局,向警予却婉拒了党中央让其转移的提议,继续留在武汉团结工人阶级,宣传革命精神。

据一位当时在武汉的工人回忆:有一次,党中央派人来,通知向警予赶快转移。向警予说:“我知道反动派对我很注意,可是武汉的工人需要我,多留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请求党中央,让我留下来!” 后来,中央经过反复考虑,同意了向警予的请求,让她担任党的地下刊物《长江》的主编。

在革命的洪流中,有中流砥柱的真正革命者,也有贪生怕死的懦夫。向警予在武汉担任地下党期间,负责地下交通员的宋若林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表露出的是怯懦、背叛。

在出卖了夏明翰之后,宋若林亲眼目睹了夏明翰慷慨就义的一幕,邪恶的枪声击碎了他的胆魄,很快,他又供出了向警予的住所。就在夏明翰就义的同一天,宋若林带着一群武装匪徒冲进了向警予居住的小楼,把向警予带到了法国巡捕房的拘留所,一同被捕的还有其助手陈恒乔。

之后的几天里,向警予被捕的消息,在国民党反动派所办的众多刊物上被登载。其中,上海的《申报》甚至将“拿获共党要犯向警予”的标题放入了“国内要闻”。

武汉的早春,寒意料峭。而在法国巡捕房由钢筋和水泥构成的拘留所中,阴森森的铁门似乎永远透不进阳光。只有指尖触碰到贴身衣袋中一双儿女的照片时,向警予的心里才会涌起一丝暖意,随即,又是深深的苦楚。“妮妮、博博,妈妈再也看不到你们了。”被抓进来十来天了,向警予只被提审过一次。

在那次审问中,向警予先用中文接着用流利的法语质问租界当局:“这里是中国的土地,你们有什么权利来审问中国革命者?你们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都忘记了吗?你们法国人不是鼓吹自由、平等、博爱吗?不是说信仰自由吗? ”

无畏的革命精神令法国领事对向警予心生敬佩,并向当局提出:作为政治犯不该引渡。然而,法国殖民当局与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毕竟串通一气,随之撤换了领事并将向警予交给国民党桂系军阀。

向警予就义的日子,正是1928年的5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选择在这天处死向警予,意在打击全国的工人阶级武装革命者。5时5分,牢门打开,一匪徒大声喊叫向警予的名字。向警予神色自若,嘴角挂着微笑,从容走出牢房,身着在法国结婚时穿的油绿色旗袍。

去刑场的路上挤满人群,向警予奋力高喊,做了最后一次演讲:“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向警予,为解放工农劳动大众,革命奋斗,流血牺牲!反动派要杀死我,可革命是杀不完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宪兵慌忙扑上去,拳打脚踢,不许她开口。向警予挣脱束缚,头一昂,奋力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残暴的匪徒掐住向警予的脖子,抓起地上的石块塞进她的嘴里,又用皮带缚扎她的嘴巴和双颊,阻断她的喊声。血,从她嘴角流出……

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枪声响了。向警予,年仅33岁。

后记

当晚,海员工人陈春和冒着生命危险,用小船将向警予的遗体运过汉江,掩埋在古琴台对面的六角亭边。

1928年7月22日,蔡和森听闻向警予就义的消息,在莫斯科写下了悼念向警予的《向警予同志传》。当时,“向蔡”二人已离婚两年,但在文中,蔡和森言辞真挚,催人泪下,其中有一句写道:“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上,高度评价向警予革命的一生,说:“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