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由“问题导向”到“话语权导向”(2)

中国外交由“问题导向”到“话语权导向”(2)

四、周边安全与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中朝关系会稳:朝鲜最高领导人迄今未访华,但双方都珍视传统友谊,致力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中朝关系有着牢固基础,不应也不会受一时一事的影响。

中日关系的温度取决于日本的态度: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中缅关系:邻居家有事,我们当然关心。但中缅边境不能乱,缅北地区要稳定。

中印关系要携手并进,龙象共舞: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亚洲世纪就不会到来。要推动两大东方文明尽快复兴,促进两大新兴市场共同繁荣,确保两大邻国和睦相处。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核心问题,但是历史遗留的,经过多年努力,边界争议得到管控。当前,中印边界谈判正处于量变的积累当中,有如登山,虽然辛苦,但走的是上坡路。要点提示: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莫迪总理家乡古吉拉特邦,今年莫迪总理访华很多可能去习近平家乡陕西,这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南海岛礁“填海造地”,外界无需“指手画脚”: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开展必要的建设,不针对也不影响任何人。我们不会像有的国家那样跑到别人家里去搞“违章建筑”,我们也不会接受在自家院里施工的时候被人指手划脚。

五、重视传统友谊,中非是命运共同体

最近新设了常驻非盟使团,体现了中方对中非合作以及非洲一体化的支持。今后,要着眼非洲最迫切的需求,做好三件事:一是推进产能合作,助力非洲工业化进程,二是开展卫生合作,提升非洲防疫抗灾能力,三是加强安全合作,维护非洲的和平稳定。

六、俄美两国是中国大国关系的晴雨表

中俄务实合作是因为互有需要,有着巨大内生动力和提升空间:具体来说,战略需求以及能源合作与经贸需求是中俄亲近的两大基础:在战略上,将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际正义和二战成果;在经贸上,将力争实现双边贸易1000亿美元目标,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协议并启动对接,全面开工建设东线天然气管道并签署西线天然气项目合作协议,加快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进程,启动远东地区开发战略合作,推进高铁建设合作等。同时,也将继续深化双方在金融、油气、核能等领域的合作。

中美关系的主题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主席将于2015年秋天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待两国元首继瀛台夜话之后再续佳话,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关键是“心诚则灵”,且要从亚太做起。要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只要双方拿出诚意,“不冲突不对抗”是底线,“相互尊重”是基础,“合作共赢”是成果。中美是两个大国,不可能没有分歧,不必总是用显微镜去放大问题,而是要多端起望远镜去眺望未来,把握好大方向。网络空间会成为中美合作新疆域。要点提示:首脑外交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战略互信”依然是中美关系的稀缺资源。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