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由“问题导向”到“话语权导向”

中国外交由“问题导向”到“话语权导向”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中国外交更加积极主动的突出表现是:中国外交由“问题导向”转向“话语权导向”;中国外交更加自信的突出表现是:中国外交不仅要回应,更要引导。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国际关系、伙伴关系网络等中国话语、中国思维不断被国际社会所关注,也日益成为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正能量。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表明中国外交更加积极有所作为

基本内涵:中国的外交,为国家担当,为世界尽责。

中国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之间也许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但合作共赢却是最大公约数。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代替的是单打独斗的老做法,摒弃的是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构建全球伙伴网络。已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要点提示:全球两大关系网络,美国为主的“盟友体系”,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体系”。

中国国际体系与全球秩序观:中国历来是国际秩序的建设性力量。中国主张对国际秩序和体系进行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推倒重来,也非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总的方向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要点提示:国际治理法制化,就是要坚持联合国宪章、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等,如不干涉内政原则。

安全贡献与中国思维:积极参与一系列热点问题的斡旋,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不断提出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不断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热点之路,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如同博大精深的中医之道,对待热点问题首先要把好脉。搞清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不偏听偏信,不乱开药方。二要综合施策。不动辄诉诸武力或制裁,而是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提出全面、平衡、兼顾各方诉求的一揽子方案。三要标本兼治。找准问题的源头所在,对症下药,从根子上消除滋生的土壤。要点提示:中国传统文化将日益成为解决国际冲突的新思路。

中国履行国际责任:联合国维和、亚丁湾护航、打击恐怖主义、对外经济与技术援助,为奋战在西非地区埃博拉疫区的中国医护人员点赞!

二、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一个重点”就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目的是助推亚欧大陆的整体振兴。途径是“五通建设”。“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既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的产物,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将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注重照顾各方舒适度,注重保持透明和开放,注重与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注重与现有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要点提示:“一带一路”要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必须要加强人文交流。

“两条主线”就是做好和平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办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使中国成为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积极参与联合国发展峰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制定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2015后发展议程和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安排,发挥中国的建设性作用。

三、外交要服务“民生”,中国外交要接地气、要有底气

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海外最大的流动群体。还有2万多家中国企业、数百万中国同胞生活和工作在世界各地。海外民生工程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要跟到哪里。2014年,外交部设立了全球领事保护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目前中国公民免签或者落地签的目的地已经达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和加拿大刚刚就互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签证达成了一致,马上实施。中国老百姓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