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既要滋养更要约束

核心价值观既要滋养更要约束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历史任务,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作出的新的重要论断;它既与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赋予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新内涵。

全国两会刚刚落下帷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题始终是两会热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成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既需要不断地宣传倡导和文化滋养,也需要逐渐完善法律法规、推进制度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历史任务,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作出的新的重要论断;它既与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赋予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新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政治局多次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学习;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尽管中央有要求,领导有示范,各地也有一系列行动和举措,想方设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现实生活中,诸如制假售假、坑蒙拐骗、银行老赖、有难不帮、见死不救、目无尊长、胡乱涂鸦、购物插队等各种违背文明道德的行为仍时有发生,且频频被媒体曝光。究其原因,这里面既有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的原因,也有国民整体素养参差不齐的原因,更多的则是缺乏刚性制度的约束。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虽然是一个以德为先、以德为重、崇德向善的国家,但千百年来国人对道德的尊崇往往是建立在人们的自觉和自律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并没有一项刚性的制度来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管制和约束。就算是有,也大都是以家族或家庭为单位制订用来约束家族(家庭)成员的族规(家规),并没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规章制度。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使得一些日积月累的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也随之流传至今,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效扭转和校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滋养,更要约束。要想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的重要遵循和全民的精神信仰,除了一以贯之地、持之以恒地加大家庭家风教育、校园美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像春雨般给予国民精神以滋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对各种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进行管制和约束,将其关进道德制度的笼子里。也就是说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敦促国民严格自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人人崇德向善的良好新风尚。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