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靴子落地意味着什么?

存款保险制度靴子落地意味着什么?

经过长期艰难辛苦酝酿,《存款保险条例》这双靴子终于落地,并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法典,意味着国家信用“兜底”的存款风险时代将一去不返,更为银行业正常进入、退出做好热身前奏。

《存款保险条例》共23条内容,对投保银行、保险机构之间职责、义务以及存款保险基金运用都作了明确规定,但对防范化解投保银行道德风险却缺乏明确规定,以及投保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有关存款不能纳入存款保险范围,都是令人遗憾之处,亟待补充完善。但无论如何,笔者认为存款保险条例面世对今天中国经济形势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能加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存款人风险意识、建立防范金融风险“安全阀”等作用,这已成社会共识,毋须赘述。笔者想说的是,存款保险条例即将实施,社会各界应有足够心里准备,以免给自己经营、投资和资金安全带来隐患。

意味着银行更应谨慎经营。作为银行,存款保险条例实施,按存款保险机构确定的费率交纳存款保险基金,可能会加大经营成本,对利润等方面都将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意味着存款利率将全面市场化,银行过去靠国家政策稳拿老百姓低成本存款时代将成过去式,也意味着靠传统存款利差躺着赚钱的日子将终结,给经营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但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到,存款保险条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虽然因保费增加了经营成本,但却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一旦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经营破产,有存款保险公司充当最后“洗牌人”,可大大降低因破产引发的全局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减少社会震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因此银行应提高认识,积极主动配合,给保险机构提供准确存款报表,确保存款底数真实可靠,尤其要避免为逃避缴纳存款保险费搞存款账外经营等违规违法行发生。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可加速银行经营转型,彻底面向市场作出更贴近民众需求、符合经济发展需求实际的系列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变革,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避免在利率市场化竞争中败北。且尤须指出的是,必须更加稳妥经营,把防范经营风险放在经营之首,防止发生经营道德危机,消除把全部损失推给存款保险机构而万事大吉的不负责任心态。

意味着民众更应提高存款风险意识。作为民众,存款保险条例一方面会增加存款安全几率,免遭银行破产带给个人存款损失;但同时也应看到,银行存款不再是进了“保险柜”,同样有损失之虞。这要求民众重新树立存款理念和投资观念,不再把全部资金存入同一银行,不再贪图高额存款利率而不顾风险,始终把资金安全放在理财首位。从目前看,虽然50万元理赔额度,对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存款遭受损失几率很低,但依然要牢记两条原则:第一要转变储蓄观念,风险意识要增强,存款保险制度宣告存款用国家信用做保证的时代已经终结,不能再迷信银行不会倒闭的“神话”了,在存款时要选择银行,不要轻易相信一些风险大、管理混乱银行忽悠人的宣传,把银行当作一般企业来看待,经营得不好,一样会关门,要保持理性存款行为。第二要转变储蓄方式,大额存款尽量分开存放,在存款同时,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这样万一某一家银行发生风险,也不至于损失过大,在可承受范围。且要拓展投资渠道,转变理财观念,适当增加其他投资,尽量分散投资理财风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