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农业新常态:两板挤压 双灯限行 六产开拓(2)

解读中国农业新常态:两板挤压 双灯限行 六产开拓(2)

“第六次产业”开拓

把握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要演绎好农业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农业必须重新认识自身,重新解释自身,重新谋划自身。把农业打造成“第六次产业”是关键、是核心,当务之急在于拉长产业链:注入现代元素改造一产;紧扣四品主题,提升二产;致力创新突破,发展三产。

所谓注入现代元素就是要在一产里注入现代理念、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现代设施等。中国农业一直走的是刘易斯外延扩展的道路,把城市、工业发展起来反哺农业,这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可行的,但是在今天的大背景下应该让工业和农业两个轮子一起转,我国农业才能走出困境。另一位诺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农业必须培育内生性的物质基础,自身必须强起来,不能光靠工业反哺。舒尔茨的研究发现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是最佳,家庭是发展农业最有效率的利益共同体,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注入现代元素。我们今天应该两条腿走路,刘易斯和舒尔茨的理论都要用,特别要高度关注舒尔茨的理论,内涵改造,培养农村内生性的物质基础,培养造血功能。要综合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练好“粮牧功”,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

首先,应该注入现代元素,在改造一产上做好四篇文章。

1.做好地的文章。在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国情决定农业经营规模必须适度。美国家庭农场平均3500亩,中美国情不同,美国地多人少,我们人多地少。美国农业追求的逻辑目标是劳动力产出最大化,中国农业追求的逻辑目标是土地产出最大化。如果盲目照搬美国会导致大量农业劳动力失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土地规模的适度,中央文件已经给出标准,就是当地农户经营规模的10到15倍,中国的家庭农场以此规模就是适度的。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个体系由六大主体组成,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以及小农户。中国2.3亿土地承包农户,但是参与土地流转的不到30%,小农户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中国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主体。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但是不应损伤旧的经营主体的利益,挫伤小农户的积极性。经营主体不论哪种形式都一定离不开家庭经营这个核心。小岗村的成功经验最核心的就是恢复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功能,美国的家庭经营占86%,欧盟占88%。新的五种经营模式都离不开家庭经营,关于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有的地方推出大园区、小业主的形式效益就非常好。

2.做好“人”的文章。首先要培养现代化的职业农民,职业农民首要条件是文化水平要跟上。全国5亿多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8年,这样的文化水平适应现代化是荒唐的。特别是农村十几年来撤点并校带来新的上学难问题,据17个省的调查,小学生家离学校的距离平均10.86里,初中生35里。原来59万所农村学校现在仅剩20多万所,撤掉了一倍多。义务教育的两大特点一是免费、二是就近,撤点并校之后农村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不得不进城租房,从而导致生活成本大大提高,教育是免费了,但农民负担却大大增加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还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周边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教育投入都高于我们。还应转变农村教育模式,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多方面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应把农村精英教育模式改为生存教育模式,提高农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防止千军万马都挤一条高考独木桥的现象。教育问题是培养现代化职业农民的根本。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近年来推出“接班人计划”,政府招募愿意从事农业的大学毕业生,由政府出钱到农业院校学两年,毕业后再跟随家乡种植大户当五年研究生,经考评合格,又愿意终身从事农业,由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种植不少于20公顷的土地。日本这项计划很有吸引力,每年指标很快就能完成。这种举措值得我们借鉴。其次就是农民的组织化问题。今天的农民组织已经远不适应于农业的发展,全国的农业合作组织仅为120多万个。我国农民在组织化上出现三个问题,即无组织化、弱组织化、被组织化,我国农民应该由组织农民到向农民组织飞跃,这不仅是词序的颠倒,而是一个质的飞跃。组织农民,农民是被动的;农民组织是农民自己组织起来为自己服务,农民是主动的。

3.做好钱的文章。缺少资金是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20多年来,农业贷款占全国贷款总额的比例仅为5%左右,而印度高达20%,最高年份达25%。要解决这个问题靠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性金融必须伸腿下乡,二是民间金融必须快速成长。农村金融现在情况可以说是:“五龙吸水,一蛇放水”,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加上邮政储蓄银行这五条“龙”吸收农民储蓄,但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一条“小蛇”给农民贷款。光靠官办银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今天必须发展农村金融的本土力量。世界货币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只有拥有9亿多农民的中国农村是个死角,农民被排斥在货币战争之外永远富不起来。农村发展本土金融是有优势的,因为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游戏规则靠的是善良、诚信、和谐,信息的采集不需成本,大家知根知底,谁不守诚信将被熟人社会集体抛弃,不仅自身受损,还将祸及子孙。把这些规则发掘出来用在发展农村金融上非常可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