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工作求特色 重点工作求突破
2014年,邯郸市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以组织活动、志愿服务为载体,以公益广告宣传为抓手,广泛开展城乡一体化创建,按照“常规工作求特色、重点工作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在市文明委领导高度重视下,邯郸市文明办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开展了“垃圾不落地、邯郸更美丽”“美丽邯郸 拒绝膀爷”、文明交通、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等文明单位创建专项行动,拓展、丰富了文明单位创建内涵;开展了“新风送暖 文明过节”“思源感恩 文明祭祀”“诵读经典 寄情端午”“爱我家乡 情暖中秋”等“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节日期间还组织省级文明单位开展百名道德模范慰问走访、互帮互助活动,组织市级文明单位开展千户贫困家庭邻里守望、爱心帮扶活动,传承、弘扬了传统,增进了各级机关干部、群众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同时,开展了“邯郸好人”评选活动,先后推出了“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王俊旺、“善行义举最美河北人”王红丰和冀蛟飞等一批道德典范。
为强化文明单位创建氛围,该市大力推进“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建管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邯郸日报社、邯郸广播电视台等文明单位在建筑围挡、电子显示屏、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公共场所大力度刊登公益广告,投资超过200万元;市文明办每月安排一个宣传主题,制作刊登公益广告,营造了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乡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中,在公共场所、新闻媒体网站和社会媒介大力宣传,努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浓厚氛围。
以广泛开展城乡一体创建为契机,该市还推进文明村镇创建。组织农村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利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进行道德评议,在农村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的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美化工程,投资40余万元为190个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烧制了瓷砖文化墙,投资35万元为238个村赠送音响和舞蹈服、舞蹈扇。组织各县(市)对重点帮扶村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排查,对不合格、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中心进行了整治和整合,90%村庄文化书屋都已建成使用。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和村镇结成对子帮扶共建,帮助农民拓展信息渠道,搞生产、提效益、促增收。对全市近10万人广场舞群体进行规范管理,投资近百万元对农村文化队伍进行支持、帮扶。
以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载体,该市、县、区和市直各工委设立了党员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县镇、街道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社区、农村、单位设立了志愿服务点(室)。规范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对全市志愿服务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在市内主要公共场所建立了10个志愿服务驿站,配备文明园地、善行公德榜和阅报栏,并向全市推广覆盖,已成为宣传志愿服务的窗口、志愿者的家、联系群众的橱窗,为广大文明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活动平台。定期从各个文明单位抽调特长人员组成特色党员志愿服务队,依托志愿服务驿站开展集中活动;各文明单位自选时间,以“邻里守望”为主题,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开展分散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驿站月活动,安排各级文明单位结合单位业务和特长利用双休日在志愿服务驿站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等。同时,定期开展文明秩序、环境卫生、文明交通、文明行为、文明礼仪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志愿服务站配备了40余万元的器材设备,为主城区各级文明单位划分了250个志愿服务责任区域,组织开展文明秩序、文明环境、文明交通、文明行为、文明礼仪等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党员志愿者已成为该市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