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提质增效的升级之旅

河南工业,提质增效的升级之旅

根据《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勾画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未来一段时期,河南工业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担当不可替代的重大职责。我们要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势,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河南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此,我们邀请了三位工业研究方面的专家,为河南工业未来的发展寻求思路和对策。

主持人:

刘玉梅 王丹

嘉宾:

张占仓

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政新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俊峻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

河南工业基础较好,重工业优势突出。面对工业走出去的现状,河南的钢铁、水泥、大型机械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行业均具备走出去的能力,未来开拓国际市场优势明显。

新一轮工业革命迫在眉睫、蓄势待发,相对而言,河南工业技术含量低、初级产业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能耗物耗高、创新能力弱等结构性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坚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区域合作共赢的方针,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博弈竞合策略,加强国内外产业合作。

服务业发展滞后和占比过低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明显短板。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为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构筑技术装备基础和平台,是河南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大机遇。

体量厚实的基础优势

主持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正确认识河南工业的现状,才能切合实际地寻求未来的发展方向。请谈一谈您对河南工业发展历程、河南工业在全国的地位、河南工业的特点等方面的认识。

李政新:深刻认识河南工业问题,首先要梳理河南工业的发展路径。河南早期的工业基础是上世纪50~70年代国家工业化运动时期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打下的,并以引进学习当时苏东技术为起点。比如,“一五”、“二五”时期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有10个安排在河南,建成了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洛阳机械工业基地和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一拖、二砂等骨干企业的制造能力在当时世界上都有一席之地。加上此后的沿焦枝铁路为主布局的国防工业“小三线”,以及异军突起的河南“五小工业”,形成了河南较为完整的工业构架,成为后来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后,河南工业释放出巨大的活力,通过连续多年扩大投资和提升改造,以及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河南工业规模明显扩大,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工业大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河南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工业发展也进入到致力于保持较快增长和寻求调整提升并举的阶段。近年来,河南工业着重在三方面下了大功夫:其一,确立了以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转型的产业序列;其二,大力实施以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主要抓手的打造“一个载体、四个体系”战略,形成了河南工业空间开发的高潮;其三,强化招商引资,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取得了很大成绩。

张占仓:河南工业基础较好,基于资源优势,形成了重工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大型机械工业基地。原国家工业部委所属320个研究院所,有38个在河南,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等地。这些院所在各自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支撑能力,是支撑河南省工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例如,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是当今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及制品、工具研发机构,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拥有耐火材料方面最为集中的研发优势,基于此,河南的这两个产业在全国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河南有多家大型机械装备研发机构,具有大型成套装备综合研发能力,中铁盾构公司生产的盾构机在全球同类产品中居重要地位。

河南工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工业规模大。2014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5904.28亿元,占全国的6.98%,比上年增长9.5%,增速较全国快2.5个百分点。第二,重工业优势明显。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居全国第7位、中部六省第2位,其中,轻工业增长10.4%,重工业增长11.7%,轻、重工业比例34.0∶66.0,重工业优势可见一斑。第三,结构调整比较快。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前10位。这些增长最快的行业均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第四,工业发展的市场潜力比较大。面对我国工业走出去的时代需要,河南的钢铁、水泥、大型机械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行业均具备走出去的能力,未来开拓国际市场具备比较明显的优势。第五,工业集群发展优势显现。从2008年开始,我们倾力打造产业集聚区,推动工业集群发展,赢得了日益突出的集群优势。现在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工业的整体增长速度,集群效应也越来越突出,发展后劲充足。

李俊峻:2014年,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背景下,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河南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结构调整持续加快。2014年,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22.6%,高出全省工业平均水平2.6个、11.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8331.7亿元,同比增长22.8%,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5.7个百分点,高于传统支柱产业12.6个百分点。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7%,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4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二,传统行业形势依然严峻。2014年以来,河南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家居、医药、服装等行业稳中向好,食品行业增速放缓,但煤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行业企业亏损额增长,主打产品价格下降,产销量下降,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没有改善。第三,要素制约突出。要素制约主要体现在: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受工人工资刚性增长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逐年大幅增加;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紧张,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缺乏。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