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我认为,未来河南工业发展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区这个载体,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全世界现有工业增加值的80%都是产业集群创造的。产业集群能够把同类工业产品做到质量最优、成本最低,是全世界公认的产业组织形式。我们这几年全面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很多集聚区形成了很好的产业集群,发展活力充足,未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但是有一些地方,没有弄清楚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根本要义,把产业集聚区当作工业区,仍然在一个集聚区内部搞多种主导产业,影响了产业集群效应,需要进行纠正。
第二,积极适应国民经济服务化的历史性趋势,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我国2013年GDP构成中,服务业占46.9%,第一次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部门,2014年占48.2%,国民经济服务化已经成为历史性趋势。河南非常注重服务业发展,提出建设服务业大省的一系列举措,而且已经显示出初步成效。未来河南制造业要从过去卖产品推进到卖服务,这既是全国性国民经济服务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发展能力。
第三,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需求,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德国2013年推出的工业4.0,我国刚刚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核心问题都是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工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趋势,全面推进工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工业发展的科技水平。我们对此要积极作为,发挥我们工业研发实力相对较强的区域优势,力争在工业化智能化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成就。
第四,积极适应节能减排的历史性趋势,加快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现在大气污染现象严重,雾霾天气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近日,中央政治局明确提出经济发展绿色化的最新要求。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必须加快研发和推广一系列工业绿色技术,改变过去的工业发展模式,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李俊峻: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未来我们要在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政策保障两方面下大功夫,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方面,要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坚持培育增量和优化存量并重,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汽车、装备等产业发展壮大,尽快形成一批以终端高端产品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二是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提高食品加工业产品档次质量和装备研发生产能力,提升冷链食品、休闲食品、饮料制造产业链;推动煤炭、电解铝、钢铁、建材等产业延伸链条、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推进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融合发展,促进能源原材料产业转型脱困。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再引进一批整机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研发能力。四是发展新业态。积极开展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发展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工业控制芯片等智能制造,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态,加快应急产业发展,探索加强供应链管理模式,大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另一方面,实施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河南工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加强要素保障协调。做好煤、电、运、资金、人力等重要生产要素保障协调,继续实施煤电互保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二是帮助困难行业脱困。加强政策研究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正税清费、延伸链条、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解困。三是推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严格执行产能过剩行业产品、环保、安全等国家标准,加强化解过剩产能。研究制订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计划,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高耗能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管理,加快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高效节能电机研发推广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推广应用重大环保技术设备,壮大节能服务骨干企业。四是创新中小企业活力。落实好近年来国家和我省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税收、资金、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台的政策措施,培育创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创新融资手段,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