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不想腐的保障机制
掌权而“不想腐”,说到底是一个人的境界和修养问题。做官先做人,人品不佳,党性绝对差,官品绝对差,难以不想腐。领导干部“不想腐”的觉悟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过长期党性锻炼铸造。
承认个人利益的同时要讲党性。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是防止“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的基本保障。领导干部做到“不想腐”,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荣辱观,增强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侵蚀和各种诱惑的能力,具有见财不贪、遇色不乱的免疫力,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人民群众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克服特权意识最好的良方就是加强作风修养,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作为自己正风的常态化机制,确保自己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职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诺言,干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不讲排场、不图虚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奢,实实在在干好本职工作,以优良的作风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造福于民。
在运用权力和交往活动中,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恪守慎独、慎权、慎微的为官之德。
总之,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考虑反腐倡廉建设,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的新思考,是保持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校。本文为北京市委党校学科建设2014-2015年课题《关于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新思考》的阶段性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