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形成、传播与安全研究

网络文化的形成、传播与安全研究

编者按:网络文化不仅是一个多面体,同样也是一个“双刃剑”。其独特的个体需求、群体互动,以及挑战主流的形成机制,包括互动性、权威性、非线性、突变性的传播机制,相对于传统文化具有前所未有的传播力、影响力、渗透力,为国家文化安全带来深刻的影响。为此,基于网络文化形成、传播机理,树立网络文化科学发展观,善于凝聚网络文化的正能量,成为确保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泰普思科特(Don Tapscott)就曾提出“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概念”,从而将网络引入社会文化研究的范畴。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类交流、生产、消费的主要平台。就我国而言,截至2014年底网络用户数量已达到6.49亿,网络社会发展形态初步形成,网络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以网络文化的概念内涵为起点,探讨网络文化的形成及其传播机制,并针对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内涵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的概念。迄今为止人类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400多种,早在1871年人类学奠基人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就将文化界定为社会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美国学者克鲁柯亨(Clyd kluckhohn)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的内涵,提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样式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形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相对于文化概念表述的抽象化,文化的构成要素则较为具体,它通常由物质、精神、制度和传播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传播是动态的文化样式,所谓文明的传承本质上也是文化的传播。

关于网络文化(Cyber Culture)的定义纷繁复杂且尚未形成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技术驱动型文化形态,每一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革新都带来网络文化新方式、新内涵的产生与拓展。因此,我们可以将网络文化理解为一种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以虚拟网络空间为存在形式的现代新型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不仅是对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全面反映,也是对现实文化和传统历史的再造和继承,网络文化所创造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互动和融合关系,将带来人类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

相较于传统意义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渗透性、共享性等特征,其中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尤其是随着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网络用户的角色和意识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实现了自由切换,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扩展和满足。但也正是由于虚拟性,导致网络黑客、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大量的社会问题泛滥,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秩序、妨碍社会安全的重大因素。因此,网络文化不仅是一个多面体,同样也是一个“双刃剑”。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