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形成、传播与安全研究(2)

网络文化的形成、传播与安全研究(2)

二、网络文化的形成机制

网络文化的形成有着自己内部的动力系统,也有着外部的推动力量。总体来看,网络文化是基于以下几种主要的动力要素及其组合运动所形成。

(一)个体需求是网络文化形成的原动力

人类对网络媒体的需要包括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等,个体在网络中的活动,特别是诸如微博、微信、社区论坛这样的主动性网络活动,多是出于以下几种需求:(1)娱乐休闲需求;(2)自我调节需求;(3)信息传播需求;(4)形象塑造需求;(5)社会交往需求;(6)知识管理需求。

网民个体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网络文化表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在接纳网络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本质上看,网络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的社会发展中的消极现象,将反映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

(二)群体互动是网络文化形成的助推力

虽然个体需求是网络文化的原动力,但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很难称之为网络文化,而网络用户的群体性互动则为网络文化的产生带来实质性的推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群体互动放大网络个体行为的社会影响。原本一些网络个人行为,经过群体互动就极易成为轰动性的网络文化事件;(2)群体互动孕育多元网络文化生态,网络中依据人际关系、兴趣、空间位置等形成的社区、圈子,不仅成为了网民群体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空间,同时也成为孕育各种文化的土壤;(3)群体互动促进网络文化产品传播。近年来的网络文化产品,无论是网络作品还是网言网语,都是网络群体互动的选择结果,都需要通过网民的互动来检验其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而各类网络技术和产品(如百度热搜等)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选择过程。

(三)挑战主流文化是网络文化形成的现实路径

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与主流文化的分野以及对主流文化的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当前人们对求新、求异、求变精神的追求。无论是“囧”、“普大喜奔”等网络流行词语的层出不穷,还是“咆哮体”、“神曲”等网络文体的诞生,以及对主流文艺作品的“恶搞”风潮,表面上反映的是网络文化的“审丑心理”和“泛娱乐化”生态,背后则反映的是人们是对传统主流文化产品和形态的厌倦和不满。

但是,从长期来看,挑战主流文化只能是网络文化的阶段性目标,只有解构而没有建构的网络文化发展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建构自身的基础文化生态,而不是仅仅借助主流文化产品或形态的外壳。

(四)技术、经济、政治是网络文化形成的外部动力

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其系统内部的动力外,技术、经济、政治等外部力量的影响是必然的,这三者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网络文化形成的外部系统。

其中,网络信息技术是塑造网络文化的特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文化精神的自由、开放离不开互联网技术自身的开放、共享等技术特性,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类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是网络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石。

经济始终影响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轨迹。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离不开商业力量的推动,一些网络文化事件或网络文化现象也是由于商业因素而被放大或有意加以抑制,如许多企业出于商业利益通过网络展开的口碑营销和舆情引导来影响人们的注意力等。

政治因素对网络文化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机构的管理方式与手段,都可能影响到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如果能尊重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讲求管理的方法与策略,政府对于网络文化的导向作用将是积极而显著的。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