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武德文化在培塑新一代革命军人中的作用

发挥武德文化在培塑新一代革命军人中的作用

传统武德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是滋养塑造一代代中国军人的精神沃土。深入扎实开展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活动,需要从传统武德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升华思想境界,完善人性品格,陶冶道德情操,砥砺官兵精气神,汇聚强军正能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华几千年军事历史的丰厚精神积淀,是中国当代军事软实力的重要依托,也是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文化根脉。“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这些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识,都可以在传统武德文化中寻到历史印迹。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领悟习主席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用传统武德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所在,充分发挥传统武德文化在新形势下培塑新一代革命军人中的重要作用。

“精忠报国”是传统武德文化的灵魂。历代兵家都将“精忠”列为军人必备的素养。早在战国时期,《孙膑兵法》就提出“忠、信、敢”的武德标准,《将苑》进一步总结提出了“勇、信、忠、仁、谋”的武德律令。从苏武的“留胡节不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史可法的“城亡与亡、甘之如饴”,都闪耀着那种“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的精神光芒。同时,“精忠”的内涵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忠诚于党,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确保官兵始终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是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根本要求。在“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要用传统武德文化的精忠报国美德,涵养当代军人的坚定信念,使忠诚于党入脑入心、见之于行。

“尚武精武”是传统武德文化的核心。自古至今,“习军精武,为治军第一要义”。史书多云“楚人好战”“秦风酷烈”“越王好勇”,到了汉代,尚武精武之风更盛。古代将士无论出生名门望族,还是布衣寒门,都将习武精艺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祖逖的“闻鸡起舞”、陶侃的“运砖励志”等典故和“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诗句,凸显的就是这种武备不懈、扶危济世的尚武、精武精神。“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有本事,是新的使命任务对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要求。培塑新一代革命军人,就要注重从传统武德文化“习武”“精技”中获取教益,引导官兵始终牢记我军的根本职能,崇尚武事,苦练精兵,通过真抓实训、真考实拉、真打实备,练真本事、硬功夫,摒弃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增强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素质,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崇勇治气”是传统武德文化的特征。古往今来,有血性是军人的精神特质。“淋漓血性,颇知忠勇三分”。中华传统武德文化也可以说是一部血性文化史。尉缭子早就说过,“战在于治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墨子·修身》亦言,“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孙膑也认为,“合军聚众,务在激气”。霍去病“千里奔袭歼匈奴”,关天培“浴血虎门抗击英国侵略者”,邓世昌“驾致远号勇撞日舰”,都透出那种“勇士赴敌,视死如归”的军人血性。血性是军人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残酷性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更需要用传统血性文化来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血性,在血与火、苦与累的淬炼中,永葆敢打必胜的底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所向披靡的锐气。

“行仁重义”是传统武德文化的基础。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和最广泛的社会性、民本性特征。武德文化,包含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品质等。我国古代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推崇“德行者兵之厚积”,努力培育和塑造“仁德之师”的形象。楚庄王曾提出“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国语》强调“为国者利国之谓仁”,这些论述揭示出武德文化核心价值的真谛。有品德,是立身做人、当兵为官的准则,也是保持本色、履职尽责的保证。我们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就要用传统武德文化“行仁重义”的精神滋养官兵道德情怀,引导官兵知荣明耻、明辨是非、自律慎独,保持崇高追求,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健康情趣,筑牢拒腐防线,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自觉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