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恒: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教育出版阵地

苏雨恒: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教育出版阵地

摘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育出版的根本要求。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和集中体现,反映了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对于教育出版行业来说,怎么做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又怎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教育出版阵地,引领教育出版的改革发展呢?作者解析了作为我国教材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建社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和出版方向,又如何坚持弘扬主旋律,坚守主阵地,读来颇具启发。

建章立制,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出版全过程

教育出版物传播的知识及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教育出版物的内容是否科学,蕴含其中的价值理念是否正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教社一贯高度重视出版物的意识形态功能,从立德树人和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教育出版工作的首位,并融入教育出版工作的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严格教材出版的内容管理,高度重视建立规章制度,制定了《教材选题审批论证制度》《教材编审工作制度》等。无论是在选题审批还是在书稿编审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无论是编辑过程,还是出版、发行过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严格的工作责任制,确保教育出版物的政治质量过硬,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制度保障。

巩固教材出版主阵地,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育出版的根本要求。

中央实施“马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编写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形成新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一些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或原版引进西方教材,直接推荐给学生使用,或照抄照搬西方教材内容,把西方的理论完全移植到中国教材中。2004年以来,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领导下,高教社承担了“马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专业重点教材的出版任务。“马工程”教材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到教材之中。“马工程”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在抵制西方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渗透与侵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步入了正确轨道。为推进优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高教社还在探索构建以“马工程”教材为核心,以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辅学读本、教学指导资料为补充,涵盖纸质和数字化等多种载体,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相统一的立体化教材体系。这些立体化教材着力于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语言生动,形式新颖,回答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思想困惑问题,极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高教社注重发挥“马工程”教材在教材建设中的引领功能。在组织编写出版的有关专业教材中,都旗帜鲜明地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努力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中。近年来出版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教材,都自觉吸收和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材内容始终,积极探索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教材体系。

高教社也高度重视“马工程”教材的宣传推广,最大限度地提升“马工程”教材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教材巡展、建立院系样书架、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全国高校学生中的使用率连续数年保持在95%以上,为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教学规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