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惠民工程,近年来农家书屋深入千村万乡,受到农民的欢迎。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农家书屋60多万个,中央财政投入累计已经超过200亿元。然而,记者调研了解到,在一些地方这件好事却引来农民不少困惑:部分农家书屋配书脱离生产生活实际,让农民哭笑不得,甚至书屋唱起“空城计”,应付检查时,找人充当临时演员作读书状……(新华网 4月24日)
农村书屋这项惠民工程初衷是为了丰富农民的生活,增加农民获取知识的渠道。然而有的书屋却成了摆设,不仅没有起到惠民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资金。更有甚者在检查来临之际,有的书屋还雇起了演员,掩盖书屋存在的问题,使得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惠民工程的初衷是方便群众、造福民众,切实改善民众的生活。然而,当惠民工程脱离了实际、远离了民众需求,惠民工程就成了一出“独角戏”,并不能切实发挥惠民的效用,比如北地种甘蔗旱地教养鱼,这样的情况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惠民工程理应立足民众需求,结合民众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惠民。同时,惠民工程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应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比如农村书屋对光盘这类的资料需求减少,对电子图书馆的需求增大,那么就应该考虑如何整合资源,把农村书屋跟上潮流的步伐,满足民众的需求。
同时,在面对检查的时候,不应该仅是想着隐瞒事实、掩盖问题,在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或者在检查中及时反映问题,这才有利于改进后续工作,切实惠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