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长期研究甲骨文,是古文字学专家,也是位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您能和我们说说“德”、“法”和“廉”、“腐”、“监”等字吗?
李学勤: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的文字从古至今追随中华文明被传承、沿用至今。中国的文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一个部分。
“德”、“法”等字最原始的我们今天可能还没有发现。现在一般认为,我们比较早、比较完整的文字系统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晚期的占卜记录,有些内容并没有反映。甲骨文的“德”我们没看到,不过道理很明白,“德”字,首先它是从“心”的,它是种精神性质。有一种说法是,上头是一个“直”字,直心,心要直,心要正,正直就是德。至于“法”字,古代的“法”字不是今天的写法,而是“灋”,三点水,右面有一个字指长犄角的动物,底下还有一个“去”字。传说当时有一种动物叫这个名字,这个动物看到不正直的人就会用角去撞他,后代衙门背景上画的就是这种动物。这些说法都是后人的传说,不过无论从古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文献上来看,德、法等这些观念的起源都是相当早的,因为在夏商周三代时期政治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礼法之类的一些观念已经产生了。“廉”字有一个意思,就是棱角,一个东西廉,是它的边、角,“廉”就是形容一个人很有棱角,很正直、很清廉,不是模糊不清的人,而是清清楚楚的,所以“廉”就是清楚、明白。“腐”字就是肉坏了,它是从“肉”,上面“府”是声符,“腐”就是坏了、烂了。
再从甲骨文来看几个和监督有关的字。“监”字,甲骨文是一个人睁着眼睛往下看器皿。古代以水为镜,“监”就是从器皿中照看自己的脸,所以本意是察看,有监督、监察之意。“律”字的右边是“聿”,“聿”字是一只手拿着一支笔,与写有关系,“彳”指行走、道路,所以“律”字就有写出来的规则、道路的意思,也就是法律了。“束”字的造型是用绳子把木柴捆起来,捆绑的意思,“约”是“系”做部首,也带有用丝、用绳捆绑的意思,也就是约束、束缚了。
■“反腐败工作,一是超乎我的想象,二是它确实是我们党健康的表现,有力量的表现”
问:您怎么看待十八大以来的正风反腐工作?
李学勤: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一是超乎我的想象,二是它确实是我们党健康的表现,有力量的表现。这是很深切的体会,反腐败有一个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不是我们党有问题的表现,而是我们党本身健康和进一步健康的表现。
从整个干部群体来说,腐败分子只是一小部分。正风反腐,一个是风气的问题,一个是罪行的问题。罪行的问题是在风气基础之上的突出表现,比起我们党来说还是少数。作为一个党员,应该对我们党有自信。
风气方面的变化影响在逐渐深入,不能说这个工作已经做完了,可是怎么样从根本上好转,不仅仅是打几个“老虎”的问题,这是起了很重要的震慑作用,但还得有一个比较长期的教育和引导问题。
问:结合对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您对今天治理腐败有什么建议?
李学勤:就是礼和刑的问题。用法律来惩治腐败,这是绝对重要的,而且应该继续坚持,变成一个常态的法治化。腐败本身就是犯法,必须受到法律的惩治。另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加强宣传、加强教育,严明纪律和规矩。更多地从正面、从积极教育的角度出发,来扭转这样的风气,使风气越来越清明。中国古代说吏治清明,清明跟腐败是相反的。吏治能够清明,官员做得很清楚,老百姓能看得很清楚,结果也很清楚。“清明”两个字很重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