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主动发力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主动发力

当前,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掌握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凸显,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更加紧迫。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主动发力,真正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

主动教育,凝聚发展合力

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以此为念,做到心中有国、心中有民。高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首先是析事明理要通俗透彻,充分立足高校校情,把党的理论真正讲到每一个师生的心坎里,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其次是充分利用校内宣传平台,丰富宣传形式,使党的理论渗透到文化传播、文艺活动中,使广大师生喜欢听、喜欢学,进而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当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发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美德,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一要在浓厚氛围上下功夫,如利用校内灯箱、LED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精心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二要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培育先进典型人物,挖掘优秀感人事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引领广大师生日常行为规范。三要在文明创建上下功夫,既要开展常态化创建,又要抓品牌、抓重点、抓声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着力文化传承,重视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隐性教育。对于高校而言,校训、校歌、校徽、校风等文化标识深深根植于一所大学的文化之中,体现着大学之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好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对师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即隐性教育,塑造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将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这就需要高校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多渠道对其进行全面解读,广泛传播、以文化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努力打造人文校园,在文化的熏染中使师生增强爱校荣校意识,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

主动引导,履责担责尽责

心随我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青年的成长关乎国家未来的希望,随着近年来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青年的心理健康尤其应受到重视。高校应依托或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部门机构,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辅导。这些年来,一些高校依托学校心理学学科的专业优势,建立了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使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充满朝气,心理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