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汉匈和战对两汉时期文化交融的影响

摘要:随着汉匈和战的进行,汉匈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促进了彼此的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的发展。一方面,匈奴内徙。如匈奴休屠王归降汉朝,汉武帝专门将休屠王4万余众安排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沿边五郡,尊其习俗,史称“五属国”。此后,胡汉杂处,各民族之间的民间通婚开始流行。另一方面,汉人外居。根据现存史料统计,两汉时期通过掳掠、战俘、逃亡、投靠、和亲、出使(扣留)等途径,进入匈奴的汉人总数在十几万人之上,这些众多的汉人对匈奴政治、经济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QQ截图20150522141944

  张小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522/815008.shtml

说起两汉时期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得不先来梳理一下汉与匈奴的关系。因为文化的交流很多时候是伴随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与交融而进行的。

匈奴是我国古代一支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其经济和社会生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逐水草而具,往来迁徙不定。《史记》卷一百《匈奴列传》这样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壮者食甘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可以看出,匈奴人习俗中,重视强健的青壮年,轻贱老弱病残;父亲死后,儿子娶他的后母为妻,兄弟死后,其他兄弟分娶他的妻妾为妻。长时期的游牧生活和不同于汉族的习俗信仰,使匈奴人勇猛剽悍,重武轻文,成为一支来去迅捷、势若狂飙的马上民族。

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夕,开始强大起来的匈奴,占据着南至阴山、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蒙古高原地区,对中原王朝构成严重的威胁,他们常常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原地区当作侵伐的对象,掠夺内地的人民、牲畜、财产。尤其是当秦始皇灭六国的最后阶段,中原战事方酣,匈奴趁机占据了河套地区的所谓“河南地”。对秦而言,匈奴占领“河南地”,犹如一把尖刀插在背后,但由于统一战争紧锣密鼓,分身乏术,只好把抗击匈奴的事暂时搁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抗匈奴,使匈奴向北退却七百余里,同时秦移民吞边、修筑万里长城,有效地阻挡了匈奴人的南侵。不幸地是,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0),秦始皇暴死沙丘平台,秦二世胡亥即位,蒙恬被赐死,边防军失去了统帅。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点燃了反抗嬴秦统治的怒火,秦政府将驻防匈奴的大军调赴国内战场之际,镇压内乱。自是北门大开,匈奴的骑兵,又重新回到了万里长城的脚下,并且再度侵入河套以内。

就在陈胜、吴广掀起农民起义的同一年,匈奴迎来了历史上最为强悍的一代雄主——冒顿。

昙花一现般的秦王朝土崩瓦解之后,楚汉相争随之在中原大地上拉开。中原板荡、边防失控,因而匈奴冒顿单于率三十万的控弦之士四处攻伐:东灭东胡;北服丁零等五小国;南边征楼烦、白羊河南王,不独恢复了蒙恬所收取的河套地,并且侵入今甘肃平凉至陕西肤施一带;西灭月氏,把国境伸入汉人所谓的“西域”中。成为北部最为强大的势力,虎视中原,声势逼人。

无论是秦王朝的创建者嬴政,还是汉王朝的开国者刘邦,在荡平天下、登临至尊之际是多么的踌躇满志、洋洋得意,但他们的心中总有一丝莫名的忧惧,那就是来自雄踞北方的匈奴的侵袭。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