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求“胯下之辱”意欲何为?(2)

教授求“胯下之辱”意欲何为?(2)

教授自辱能培养出“向总统扔鸡蛋”的学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创新,就要先突破‘怕人’的思维,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不畏强权,这样,科学才能进步。”张能立说,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做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当然扔鸡蛋不是为了侮辱别人,而是为了捍卫真理。

没有身临其境,不敢想象现场学生的强烈反应,单就教授本身自我否定的勇气,倒是让人钦佩。那么这是一堂怎样的课呢?一场名为“解决问题的思维与策略”的选修课,教授当天这个举动不是随性而起,而是在两个月前就设计好了的一个教学环节。他想用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一种精神:一种崇尚真理、敢于用真理否定权威的精神。

教授可谓良苦用心,某种程度上效果似乎达到,但就是不知道学生在教授身体上跨过去的那一瞬间心情会是怎样的,或者说当面对强烈要求“取辱”的教授,内心又会产生几分敢于挑战权威的思维?

中西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自然也会不同。正如张教授所言,中国文化里,有一种“怕人”的文化,始终约束着我们的思维自由。但这种“怕人”与西方民众敢于向总统扔鸡蛋一样属于一种文化背景,中国人的这种“怕人”其实也包含着尊重、隐忍的儒文化精髓在其中,并不能简单的看作是民众对权贵的洗耳恭听,也非简单的逆来受用,否则中国也不可能有今天世界瞩目的精神、物资双文明发展的巨大成就。

呼唤创新精神、传递挑战权威意识没有错,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背景下,这是教书育人者必须对学生身教言传的必修课,但颠覆不能越底线,创意不能反常识,真理需要坚守,但不是简单的固执。

张教授“自取其辱”之举,虽有创新的成份,但也仅仅是纯粹的行为艺术,对他个人来讲是一次重大突破,毕竟他向学生证明了自己是有勇气打破陈旧观念的一个教授,可对于现场学生来说,未必就真的会增加敢于“向总统扔鸡蛋”的勇气。毕竟,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的家长和孩子,还不至于没有礼貌到为了表达不同的观点而向台上的总统扔鸡蛋的地步,是吧?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