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奥尔森陷阱”
“奥尔森陷阱”即集体行动逻辑陷阱。美国学者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指出,在自然状态下,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大型利益集团,这些大型利益集团会逐步蜕变为财富分配性集团而不是财富生产性集团。也就是说,它们只考虑自我利益,只谋取自身在总财富中获得份额的最大化,努力寻求搭便车机会,而无视国家的整体利益。这就是三个和尚无水喝的悖论。集体行动逻辑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所有各方均受损。后来他用这一理论撰写了《国家兴衰探源》一书,指出国家内部集团林立,各谋其利,难以协调,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衰退。
破除“奥尔森陷阱”,需要建立合理高效的协调制度。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每年对外投资规模超1000亿美元,年出境旅游超过1亿人次,在世界126个国家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随着中国的商品、资本、人员走向全世界,随着中国越来越外向化和国际化,随着中国的利益和影响向全球扩展,“奥尔森陷阱”的负面效应风险也在大国外交领域日趋显现。在这种利益风险格局的变化中,国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国家大、地区差异大,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现象比较突出,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在国际范围内恶性竞争屡见不鲜,条块分割、缺乏协调、相互掣肘,已成为中国对外战略中的突出问题。
大国外交尤其需要做好统筹协调,既包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也包括国内各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做到内外联动、上下联动、纵横联动。十八大后中央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目的就是克服外交角色太多、缺乏统一协调的问题。只有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中国外交才能打出有力的组合拳,更好地创造和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历史绵延5000年,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孜孜追求。在中国崛起的关键时刻,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而认真思考和总结世界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