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应重视人文为本(2)

“一带一路”应重视人文为本(2)

二、从公共外交到人文交流

近年来,公共外交在中国不胫而走,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这可能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迅速崛起引发的国际国内不适应有关。自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上升,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也迅速升温,为营造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开展了大量公共外交活动,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节等一系列行动,努力改善中国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国际环境。然而,十多年下来,中国在国际社会所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中国在投入了大量资源之后,发现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复杂了。当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复杂,既有中国实力上升造成的结构性矛盾上升的影响,也有制度性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偏见的原因,还有全球化时代认同政治复杂化的深层原因。不过,在公共外交上,由于受到美国范式强调媒体造势和战略传播的影响,过分依赖政府主导的传统公共外交,相对忽视了非官方的民间人文交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相比美国公共外交过分重视国家安全的战略传播路径不同,欧洲国家比如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更重视非官方的民间交流和文化交流,并且提出了新公共外交的新思路。相比有最高领导人、政要和外交部门开展的新闻发布会、外交公关等传统公共外交思路不同,新公共外交在行为体上更重视动员包括商界、非政府组织、媒体、大学、智库甚至普通公众参与,更多强调协调不同国家的制度、规范、文化等不同话语体系,以寻求在国家层面创造和加强一种新的国家认同和团结,在国际社会界定新的国际规范,推动形成一种跨国家、跨领域和跨阶层的社会网络,是一种着眼于社会公益的公共外交而非仅仅着眼于国家利益的公共外交。因此,新公共外交实现了从国家中心范式到人类中心的范式转变,是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活动。不难看出,新公共外交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指导理念。

新公共外交要求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开展传统公共外交的同时,更加重视开展人文交流。2014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加强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人民感情。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一带一路”真正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如何跨越沿线国家民众间的心理隔阂,包括民族恩怨、利益冲突、文化和宗教壁垒。只要通过加强交流对话广植人脉网络,通过包容互鉴增加彼此友谊,通过共同进步实现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就一定能够逐步积累信心,积聚信任,逐渐走出目前存在的各种障碍,走上一条和平发展的光明大道。

人文交流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社会系统,它涵盖了不同人群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包容对话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最终形成“兵对兵,将对将,各行各业要通畅”的立体化互动格局。其中,考虑到语言、民族、宗教和制度差异造成的深刻隔阂,文化交流是人文交流最重要的载体,包括哲学、语言、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科学、艺术、建筑、饮食、服装、旅游等领域的深入交流,能够跨越各种利益和认知的障碍,达到逐渐积累信任和认知的效果。此外,人文交流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长期努力,要着眼于长远打算,不必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人文交流最不受政治经济关系影响的原因所在,是一种最具有免疫力的交往形式。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要切实重视推进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为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人文纽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