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追捧“面试培训”是一种病(2)

过度追捧“面试培训”是一种病(2)

天价公务员面试市场的背后利益几何?

2008年国考过后,天价面试班在社会上崭露头角。那个时候,天价的含金量是1万元。时隔7年多,公务员面试的“天价面包”又持续发酵,每小时的费用高达1500元,堪称市面上最昂贵的培训!这天价的背后是怎样的利益?如此培训热潮又折射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呢?

天价频频现身,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的繁荣程度与日俱增。培训机构之所以敢喊出如此天价,正是因为抓住了考生们在激烈竞争之下表现出的迫切求胜心理,认为考生在公务员职业生涯面前,掏几万块钱也算不了什么。单纯从提升应考技巧的角度,培训市场的存在,无论对考生个人,还是对提升“国考”选拔的质量,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连同培训市场一起壮大的是培训费用的水涨船高,动辄上万的普遍行情,于目前的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而言,这种价位的门槛作用可想而知。公务员考试担当着为国选才的重任,公平性要求不言而喻。因培训催生的经济台阶无异于间接令一部分人输在“起跑线”上,公平基点由此蒙上阴影。特别是对于“公务员考试”被赋予的社会期待和特殊地位而言,培训费所带来的竞争成本的提升,也将陡增竞争压力,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公务员面试”培训市场的喧哗,某种程度上是对当下现状的一种投射。虽然相关方面也经常释放出“培训作用有限”的信号,但愈趋繁荣的市场又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培训的效果。那么,“公务员面试”在考试内容或考核方式上是否也具有应试化的设计弊端?其次,培训机构大打“命题专家”牌,而公务员考试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内部操作”的现象,这前后是否都说明考试存在某些漏洞?

笔者认为,大家争着花大钱考公务员体现了当前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就业取向。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不同行业从业者脱颖而出的机制,优化各行业人才的社会垂直流动机制等。此外,要进一步提高国考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在公务员考试中更加注重各行业基层人才的选拔,更加注重真才实干,淡化考试技巧的运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是避免此现象持续加剧的必然举措。

天价面试培训班性价比几何?

当公考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态势时,催生诸多公考面试培训机构也不足为奇,因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但这样的需求是否理性?这样的市场是否有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天价培训班又有几成性价比?在众多参加培训的考碗族吐槽中即可得到答案。

公务员考试从笔试科目到面试题型都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其中面试旨在考察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应急应变处理能力,这些被考察的能力都不能速成培养,只有平时的厚积,才能保证考场上的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面试培训就是在颠覆这句话,但颠覆的结果定是失败的。

面试培训的名师都不知哪儿聘来的,他们既没有仕途的工作经历,更没有当过考官,可能连考官打分的标准都不知,从名师的讲课方式上就不得不质疑他们的水平。过分强调穿职业装和笑露几颗牙齿等杜撰的牵强规矩使考生拘束且紧张,这是对“穿戴整洁、大方得体”吹毛求疵后的误解。也许答题套路对考生最实用,但考官却最忌讳套路,考官希望看到每位考生都具有自身特点,而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木偶。面试是临场发挥、自由表达自己观点,而不是背诵已写好的剧本。

考生试图想凭借短时间的培训以提高答题能力、取得高分,但事实上难度很大。但在“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心理驱使下,还是偏向做“愿挨”的一方,也许可以为自己寻找些许心理安慰、增加一份信心。但这些需求大可不必花费天价的费用买来,这种不等价的交易让天价的培训费用性价比骤降。

面试培训市场若要可持续的发展,还需改变培训模式,要以培训考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不能纯粹为了挣钱做一锤子买卖。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不能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让考生花天价却只买回一肚子的无用论,最终只会断了自己的财路。同时,考生在面对公考时也需多一份冷静和理性,不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否则就是纵容“货次价高”猖獗,要取得高分还需平时多积累,要明白“速成”的多数也不“健康”。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