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

核心提示: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真实、全面和客观的反映,其在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具有价值导向、行动导向和群众导向的性质。

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真实、全面和客观的反映,其在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具有价值导向、行动导向和群众导向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改造世界、建立政权和巩固自己统治等目的而提出并确立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政治原则、行动纲领和实践战略等,是直接或间接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等特点,体现出一定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力图保持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政党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信仰、政治观点和动员民众的最主要手段,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是一切文明社会中的任何国家都实际存在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社会层次或社会领域。尤其是在当代世界,意识形态更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灵魂。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极其混乱又极其重大的话题,其在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问题,是其能否得到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执政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路线,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强大思想保证。意识形态工作是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刚刚开始的又一个30年,旗帜问题更加至关重要,而旗帜就是意识形态。党管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也是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也绝不应该动摇。

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其主体是以执政党的领导成员为主的广大领导者。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能力主要表现为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国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或者对立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能力。本书中所讲的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加强纯洁性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平演变等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能力。经过研究剖析,本书初步总结出意识形态能力主要包括加强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以清除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加强纯洁性建设,增强主动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增强团结共创伟业的能力;以真实性原则为抓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以通达社情民意为抓手,加强六大能力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坚持共同富裕为抓手,加强市场经济研究,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反意识形态渗透为抓手,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增强反和平演变的能力等十个方面。

一、加强意识形态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新时期是指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中国发展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成为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的大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其中改革开放被称为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是,新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新时期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三大考验,不仅“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军队国家化”、西方的新闻自由等在国内曾销声匿迹的有害言论也借机沉渣泛起,再加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凸显,使我们在很多领域面对的挑战、考验和冲击前所未有,而意识形态领域是首当其冲。

马克思曾告诫我们:“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他所说的意识形式就是意识形态,揭示出了意识形态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都对意识形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和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严峻,担负的责任和任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可以大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是经济建设真正实现科学、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