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促进社会融合、丰富精神生活、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对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而言,意义重大。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不断掀起社区建设热潮,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社区管理体制。但总体来看,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在适应地方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例如,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关系不易理顺,社区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培育相对滞后,社区中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融合不够,等等。尤其是在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各地社区人员构成日趋复杂多元,各类社会矛盾和风险在社区不断聚集,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社区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说之前的社区管理主要是应对“单位制”被打破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挑战,那么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社区管理,则主要是应对城镇化发展中,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农民向市民转变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对创新社区管理体制需遵循的原则以及路径的探索,显得极为必要。

创新社区管理体制需遵循的原则

只有构建起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我国实际的社区管理体制,才能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社会安定有序。参考国内外社区管理理论和实践,笔者认为,现阶段创新我国社区管理体制需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西方国家所倡导的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地位无差异地共同参与治理,强调市场、政府、非政府组织并立,这与我国是存在本质区别的。我国在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时,首要应坚持党的领导。实践中,重点是要处理好社区党组织与其他基层组织的关系问题,切实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坚强堡垒作用。

坚持以文化人。现代社会,社区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共同体,为了维护这一共同体的稳定,生活于其中的社区成员必须坚持共同的价值观念,具备文化认同。当前,各地社区人员构成复杂,彼此之间文化差别比较大,更应在创新管理中重视以文化人,培育共同的价值理念,便于在社区层面实现社会融合。

坚持依法治理。法治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国家加强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和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并对深化包括社区在内的基层依法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都还没有较好地树立起来,因此,促进社区依法治理,提高社区管理的法治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坚持共建共享。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是社区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社区管理的最终行动主体是所在社区的居民和单位,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激发社区居民及辖区单位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社区管理能够凝聚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能力和智慧,真正做到共建共享。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