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建设须臾不能放松

官德建设须臾不能放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应该高度重视提升个人道德素养,因为“德”既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为官从政之基。

官德缺失是引发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

官德建设关系国家的治乱兴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官德兴,政权安;官德毁,政权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此外,官德还影响着民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以说,官员的道德状况是影响整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官德纯,则民风正;官德衰,则民风降。

纵观我国历史,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在此后的2000多年中,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众所周知,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都高度重视道德建设特别是为政者的道德建设。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公生明,廉生威”“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这些传统廉政文化思想,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对于当今社会仍有诸多启发意义,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联系当今的反腐问题。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是政权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腐败的滋生蔓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官德缺失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看,那些落马的官员中不乏一些“能人”,甚至颇有政绩。沦为腐败分子,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很大程度上源于没有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没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如果领导干部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

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充分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努力以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和感化群众,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