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弃公职干装修 大材不小用(2)

北大硕士弃公职干装修 大材不小用(2)

北大硕士放弃当公务员干装修 啥更“可惜”?

北大硕士孙俊峰毕业后,放弃了当公务员捧“金饭碗”的机会,而是自己创业,干起了又苦又累的装修。有人认为这是人才的浪费,实在可惜。有人认为这是自讨苦吃,不撞南墙不回头。北大硕士放弃当公务员干装修,也许并不可惜。

高学历就职平凡岗位并非首例。当清华毕业生在街头卖肉时,曾引起一片热议。当看到“海归”硕士甘愿去当村官时,人们露出的是不解。人们在对人才流失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见怪不怪。但北大硕士放弃当公务员干装修,仍旧引发争议。为何呢?北大硕士干装修,也许能够让人接受,但是在放弃当公务员的前提下则让人有些大惊小怪。说到底,比起北大硕士干装修,还是北大硕士放弃公务员身份更让人觉得可惜。

说起公务员,的确让众多毕业生神向往之。犹记得“不缺钱只缺官”的父亲逼女儿考公的新闻,不曾忘记一些考生漫长的公考路。无论考试还是辞职,公务员似乎总是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对北大硕士放弃当公务员新闻引起关注的最好解释。笔者认为,我们应跳出公务员的身份,对孙俊峰的行为进行评价。如果仅仅是北大硕士毕业干装修,决不可能引发什么轩然大波。

正所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对于孙俊峰的选择,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支持和理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高蹈的今天,北大硕士投身商海干装修,未尝不是社会的需要。在有可能打破公务员这个金饭碗的背景下,放弃“众人挤独木桥”的职业,未尝不是智慧的选择。所以,北大硕士放弃当公务员干装修,并非“可惜”。也希望孙俊峰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更好的发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北大硕士干装修是大众创业的生动案例

堂堂的北大硕士毕业生,竟然干起了装修的行当,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孙俊峰自己也未必没有落差,但是孙俊峰的“小有成就”,却又不失为大众创业的生动案例。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即使是百年名校北大,其毕业生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所谓人各有志,到外企去、考公务员固然是一条出路,但是选择自主创业也未必就是没有出息的表现。

孙俊峰的成功,对于初出校门的创业者而言,至少有两点启示:

一是要敢于放下身段。大学毕业生头上有着天子骄子的光环,自己创业不免会有“我是大学生怎么能干这个”的心理包袱,却少了“我能干什么”的实事求是,这样的创业难免好高骛远,设定的目标脱离自身实际,降低了成功的可能。孙俊峰从北大毕业,却主动去从事装修行业,看似从天上跌落人间,实际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如果其舍不下北大毕业生的身段,也就不会有今天创业的成功。

二是要甘于哈下身子。一些大学生因为受过高等教育,隐隐中会有高人一等的自我感觉,会觉得从事重体力劳动是跌份,再加上别人说三道四,脸上就更挂不住了,最后干脆半途而废,撂挑子不干了。而孙俊峰不在乎别人“没出息”“家里的钱白花了”的嘲讽,只是哈下身子专心干好自己的活,这样不仅最终能够获得成功,也将赢得人们的尊重。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就是需要百花齐放,北大硕士干装修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应该被过度解读,当更多的毕业生不拘一格来创业,一个美好的时代也将被开启。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