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修身,领导干部立身之本

严以修身,领导干部立身之本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目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本报将根据专题教育活动进程开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特刊。干部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三严三实”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三所干部学院是我国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起着关键作用。为此,特刊第一期,本刊特别邀请三所学院的主要负责同志就“三严”的本质内涵及其实践价值等话题展开研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言语朴实却寓意深刻,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谆谆告诫,又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为人之本,成事之要,为政之道,施政之德。

严以修身的理论内涵。“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是根本。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当前,严以修身就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修身正己最主要的就是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严以修身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免疫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经得起各种考验。严以修身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崇尚节俭美德,提高健康生活情趣;充实精神家园,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修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创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个人修为的一个渐次递进的过程,它既是儒家培养人才的途径,也是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孔子还提倡人要经常自警、自醒,“吾日三省吾身。”修身正己就是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孟子注重个人修养,主张大丈夫要“养浩然之气”,培养理想人格。首先,“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独立的人格,决不向权贵低头。坚持正义,崇尚道德,乐行仁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大丈夫”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与志节。其次,“大丈夫”应善于处理义利关系。在利益面前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品格是否高尚的试金石。“大丈夫”应以道义为重,在义与利发生矛盾冲突时,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再次,大丈夫应当有浩然之气。“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状态,是义与道的结合,人一旦有了浩然之气,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必须通过正直来培养,要长期培养,天长日久地积累。孟子认为培养远大的志向要靠艰苦的磨炼,要恒存忧患,奋发有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