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 争当“五种人”(2)

践行“三严三实” 争当“五种人”(2)

三、争当“干净之人”。“干净”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外表的干净,另一层是指心灵的干净,做人一定要里里外外干干净净,一身正气。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从政,洁身自好,公道做事、公正办事、公平待人,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工作,保持自身心灵的纯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到“三严三实”,就是要求我们在平日里、在细节上、在实际中贯彻“严”和“实”的要求,致力于养成习惯、形成常态。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政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在实践中做细、做严、做实,把“三严三实”具体化、可操作化、常态化。譬如: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与基层一块过、一块想,不搞走过场;工作检查不打招呼,不当“好好先生”;考核评比实事求是,不搞“满堂红”;民主生活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开门见山,真刀真枪;整肃风纪一视同仁,不搞法不责众、不搞下不为例、不搞情有可原,等等。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从一天一天坚持着力,形成思维习惯和行为自觉,养成职业操守追求。只有常以“廉洁”之清水“灌洗”手脚,才能成为一名“干净”之人,成为一名让人民群众爱戴的好党员。

四、争当“担当之人”。有“担当”是一个人品质的彰显、意志的体现和价值的升华。作为党员,有信仰担当,才能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大道”不偏离;有党性担当,才能忠诚可靠、竭诚奉献,做到“小节”不丧失。作为党员干部,要有使命担当,才能奋勇顽强;有法纪担当,才能严格自律、抵御诱惑,始终坚守底线不越雷池。要与时俱进,着眼担当。对待工作得过且过,不讲质量、不求效率,有时纵然马虎应付,长此以往,势必个人斗志衰退、丧失进取精神。干工作,需要讲一点完美主义追求,多在细微环节上倾尽心力、精益求精,要努力把事做得更“美”,而不仅仅满足于做“对”——做“对”是基本,做“美”才是一种更高的追求、一种更强的担当。凡事作于精、作于细,才能防患于忽微,才能于平凡中发现创造不平凡业绩之先机,才能真正做到对党尽忠、对民尽责、对事业尽力。老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啃“硬骨头”,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迎难而上,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具体办法;在风险面前要敢于作为、敢担责任、冲锋在前,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保持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崇高政治本色。

五、争当“高尚之人”。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观念从各个方面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不是一潮一汐就能改变,要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引导广大党员趋荣避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从理想、信念、情感、意志、态度上牢固树立与执政为民价值观趋同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自己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党员领导干部要筑牢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坚守住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法律防线,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努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价值导向,立足岗位职责,加强党性修养,从自身做起,切实转变作风,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加强和改进作风,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密切与群众联系,坚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行为标准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谱写好自己人生的美好篇章。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