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从理论走向现实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从理论走向现实

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进入试点阶段。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什么要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为什么检察机关要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检察机关如何提起公益诉讼,这些问题将随着试点工作推开日渐清晰起来。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而且有利于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公益诉讼是有别于传统私益诉讼的一种诉讼类型。与私益诉讼追求个人的具体权益不同,公益诉讼是为保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具有通过司法纠正危害公益行为的公共目的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所提及的“公益诉讼制度”是广义层面上的公益诉讼,既包括民事公益诉讼,也包括行政公益诉讼,且重点在于行政公益诉讼。这是因为,从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切实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讲,建立及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更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 

首先,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后,民事公益诉讼在环保、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已率先起步,实现了诉讼利益由“原告个人利益”向“公益与私益平衡”过渡的有益探索。但这项制度目前在行政诉讼领域尚未建立,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还相对较窄。因而,根据《决定》所提出的改革要求,应当积极探索和推进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其次,尽管公权力的运行应当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取向,但实践中,一些行政机关超越权限、不作为或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不仅无法维护公共利益,而且损害了公共利益。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根据传统的原告适格理论,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与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这就使得许多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由于没有特定的受害人,而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审查范围之外,进而导致遭受损害的公共利益得不到充分、有效的维护,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此外,长久以来,许多老百姓习惯了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对于违法损害公共利益或者行政机关拒不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往往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虑,无人问津,更不会提起诉讼。即使与违法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也可能基于种种原因,不能、不愿或不敢提起行政诉讼。所以,针对情况较为特殊的公法争议事件,为维护公共利益,应当允许有关组织或个人能够代表公共利益或代表没有能力起诉的弱势群体,就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是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的适格主体。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不仅在规范公权力运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维护公益、保障公民权利的现实需要。但这项制度如何从“应然”变为“实然”,仍有一些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思考,例如由谁来提起公益诉讼,对于哪些情况可以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应如何审理及判决等等。由检察机关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是《决定》所明确的改革方向。 

首先,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需要。就当前我国行政机关的执法现状而言,越权执法、多头执法、权责脱节、利益驱动、选择性执法或者不作为等是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不断出现的、由于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作为引起的危害公共利益的案件,由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益诉讼,追究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对于强化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作用,十分必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的,不应把检察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限定在依法查处职务犯罪案件上,“行政违法行为构成刑事犯罪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乱作为、不作为。如果对这类违法行为置之不理、任其发展,一方面不可能根本扭转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乱象,另一方面可能使一些苗头性问题演变为刑事犯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