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间重走东北抗联路(2)

白山黑水间重走东北抗联路(2)

摘要:深山老林下,他们扎下密营,与敌周旋;枪林弹雨中,他们冲锋陷阵,保家卫国;戎马倥偬间,他们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峥嵘岁月里,他们抛头洒血,捐躯国难……他们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这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队伍,上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了与侵华日军的抗争,将抗战的真正起始时间提早了6年。抗战胜利70周年、“七七”事变77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重走抗联路,在白山黑水间追溯那段苦难深重的时光,重温抗联英烈们的雄魂热血。

父子默默守护杨靖宇英灵57年

浑江滔滔,不舍昼夜。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的山冈上,长眠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杨靖宇的英灵。

夏日里,90岁的老红军徐振明坐在轮椅上,由儿子徐永军慢慢推着,在杨靖宇烈士陵园里四处巡视。父子二人在这座陵园至今工作了57年,默默无闻,为将军守陵。

“杨靖宇是民族的大英雄,能为他守陵,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徐振明老人对杨靖宇的事迹稔熟于胸。当过连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徐振明,1958年从部队转业后自愿选择来到陵园,一直工作到退休。“栽花、种树、上肥、维持秩序,什么都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杨靖宇的事迹,他四处搜集有关杨靖宇的材料,劳作之余,熟记成诵。退休前,徐振明把儿子叫到跟前,一定要当年只有18岁的儿子“承接父业”:继续守护陵园。

“一定要我到陵园来上班,我不同意,他就发脾气。”当时想开一家照相馆的徐永军最终没有拗过父亲,放弃摄影,来到了陵园。“渐渐也能理解父亲的心情:杨将军是民族的英雄,他的很多事迹感人至深,他的精神也给人鼓舞。”如今,徐永军已经在陵园工作了35个春秋。

“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这首歌在吉林省延边敦化县城可谓家喻户晓。敦化是抗日英雄陈翰章的故乡,陈翰章则是敦化人的骄傲。

1932年,19岁的陈翰章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从一名小学教员弃笔从戎,参加吉林救国军。第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后期领导人之一。镜泊湖畔、长白山麓,到处都流传着陈翰章率部与日寇奋战的事迹。陈翰章指挥的寒葱岭大捷、智取额穆警察署、攻占安图县大沙河之战等许多敦化人至今耳熟能详。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2年9月至1940年12月,陈翰章参加并指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数百次,击毙日本侵略者数千人。

1940年12月8日,陈翰章和十几名战友们被叛徒带来的敌人包围,一番血战后,只剩陈翰章孤身一人。负伤后敌人夺下他的枪,他仍痛骂不止,被敌人用刺刀剜出双眼,英勇牺牲,年仅27岁。

陈翰章的家乡原名半截河屯,为纪念英雄,后改名为翰章村。如今,陈翰章烈士陵园静静地立在村头。走进陵园,苍松翠柏丛中,纪念碑和陈翰章的雕像前摆满了鲜花。一块大理石碑上刻有时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周保中撰写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指挥陈翰章将军传略》,详细记述了将军的生平和事迹。

陈翰章牺牲后,日军割下他的头颅,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保存在“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市)。2013年4月,陈翰章诞辰一百周年时,他的头颅被迎回敦化故乡与尸首合葬。

陈翰章的外甥鄢成是敦化市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的一名司机,除了日常工作外,他还作为讲解员义务向到陈翰章烈士陵园参观的观众解说陈翰章当年抗日的事迹。

鄢成自幼常听母亲陈凤英讲起往事:1938年冬,为了威逼陈翰章投降,日军到陈家抓走了陈翰章的父母,当时只有6岁的陈凤英躲进了山上的玉米地逃过一劫。直到1939年5月陈翰章父母被释放,陈凤英一直躲在山上,靠村民偷偷给送干粮、喝河水度日。

回忆起往事,鄢成泪水涟涟。在外人眼里,陈翰章的父亲陈海是个赌徒,直到2013年,在一批旅日学者和中国研究者的帮助下,他们从日本得到部分陈翰章生前的日记,才知道陈海佯做癫狂,表面浑浑噩噩,以此逃避日军威逼其向儿子劝降,并暗地里支持陈翰章抗日,偷偷帮他传递情报。

“根据这些资料,我们才了解到,整个家族都在背后支持舅舅抗日。我的母亲生前也告诫我们,要以舅舅为榜样,做一个正义的人、爱国的人!”鄢成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