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间重走东北抗联路(3)

白山黑水间重走东北抗联路(3)

摘要:深山老林下,他们扎下密营,与敌周旋;枪林弹雨中,他们冲锋陷阵,保家卫国;戎马倥偬间,他们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峥嵘岁月里,他们抛头洒血,捐躯国难……他们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这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队伍,上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了与侵华日军的抗争,将抗战的真正起始时间提早了6年。抗战胜利70周年、“七七”事变77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重走抗联路,在白山黑水间追溯那段苦难深重的时光,重温抗联英烈们的雄魂热血。

孙铭武兄弟:以国为家的爱国忠烈

“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6月7日下午,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一起,为记者读起《血盟救国军军歌》。琅琅诵读声中,老人的思绪闪回到1931年祖父辈捐躯赴国难的峥嵘岁月中。

“我们家祖上住在抚顺市清原县中寨子村,家里有150多亩水田,在当地算是有名的大户人家。”64岁的孙显庭回忆起往事如数家珍。

孙显庭的祖父孙铭武,曾任昌黎县警察局长,并任直隶(今河北)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因不满军阀割据造成民不聊生,后来辞去了军职,在沈阳开了一家旅馆营生。

“九一八”事变时,孙铭武目睹了日寇的侵略暴行,他认为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杀贼,遂返回家乡清原,将田产房屋变卖后,购买枪械、弹药,招募勇丁抗日。1931年10月19日,孙铭武、张显铭、李栋材等400多人齐聚清原大苏河城隍庙,摆下香案,诵读抗日誓词,歃血为盟,成立“血盟救国军”。孙铭武被推为总司令,弟弟孙耀祖负责在各地购置枪弹等军用物资。

起义前夕,孙铭武在自家大院创作了一首义勇军抗日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这首歌后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录。

在孙铭武兄弟的感召下,义勇军势如破竹,威震辽东。在清原、新宾、通化、柳河、桓仁等地,队伍不断扩大,到1932年1月已发展到千余人。

1932年1月17日,孙铭武领导的救国军在柳河县整编时,被伪军于芷山部二千余人包围,经过激战,部队突围。月末,于芷山以谈判为名,将孙铭武、张显铭等二十余名将士骗至柳河三源浦杀害。宁死不屈的孙铭武为儿子留下遗言:“……父四十有余,奋起抗战,今为国而死!我儿必继父志,为国努力……”孙铭武英勇就义,终年43岁。

“我的祖父孙耀祖,当过清原一所小学的校长,后来跟随哥哥孙铭武,一起加入到抗日队伍中去。”67岁的孙滦宁回忆起祖父辈的往事,心情激动。听说记者来采访,老人坐了15个小时的火车,从张家口赶回抚顺。

孙铭武牺牲后,孙耀祖带领余部参加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六路军,被委任为第六旅旅长。在一次敌人调集重兵围剿中,孙耀祖率部与敌人激战三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打散。随后,在东北抗日救国会的帮助下,孙耀祖组建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并被委任为三军团总参议兼第四梯队司令。

1933年2月,孙耀祖化装成劳工从北平返回东北秘密联络恢复抗日队伍,途中被日本警察抓捕,因宁死不屈,不久被日军杀害,时年39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给予孙铭武、孙耀祖兄弟极高的评价:他们是以国为家的爱国忠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唤起千百万民众的觉醒与抗争。

“每当看到五星红旗,我的心情都很激动,这红旗上,有我们祖父的鲜血,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有今天我们拥有的一切。”孙滦宁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