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任务是,保护、复制、推广真改,防止“不改、假改、乱改”。哪些是“不改、假改、乱改”?我个人总结为“三个画等号”:一是以单项改革代替综合改革,把行政体制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画等号;二是以数量增减代替质量提升,把行政体制改革和审批事项数量画等号;三是以权力下放代替权力适配,把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权力下放画等号。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意;而审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本轮行政体制改革,要实现四大主要目标。目标之一,形成现代政府的主要特征和特色:精干、高效、透明、服务、法治、诚信、廉洁、有限等;目标之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目标之三,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不断提升;目标之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改?
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但15年后,我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过度政府管制的现象。我们和WTO规则已基本接轨,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此外,经济社会生活中,还会出现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行政行为,如曾经出现过被民众戏称为“半夜鸡叫”的半夜出台政策,也有刚推出即废止的“一日新政”。如此种种,很难和法治政府的特征相吻合。因此,行政体制必须要改。否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第二个问题,改什么?
一是应该改掉喜欢“越位”的习惯,该放的要放,放给市场,放给社会。二是应该改掉长期“缺位”的惰性,该管的要管,还要管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许多无法、无度、无常甚至荒唐的审批,不仅害苦了被审批者,也害苦了审批者,多少领导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夙兴夜寐,精疲力竭,审批和被审批双方都越来越忙,越来越累,但效果却始终差强人意。
“越位”习惯为什么难改?因为有难以割舍的利益。即使审批者本身无利益相关,但其身旁、身后有一群利益相关者,这是旧体制使然,因此必须革故鼎新。
“越位”难改,“缺位”更难改,因为改变“缺位”要付出汗水和担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