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伯华:药房里走出的抗日英雄

杜伯华:药房里走出的抗日英雄

杜伯华

和其他革命战士相比,杜伯华的“出身”比较特殊。本是悬壶济世的大夫,在战乱年代,他毅然投身革命,药房也变成了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站。

入党后,杜伯华不但身担要职,开展抗日活动巩固平西武装政权,还充分利用自己的“老本行”,为战士和群众看病、组织药品生产支援部队,对粉碎敌人的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1941年,杜伯华在参加试验新药品时中毒,不幸以身殉职。他被安葬在河北省唐县神仙山麓,与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伴。

决心抗日 药房变成地下联络站

杜伯华的父亲会中医,常常免费为穷人治病,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杜伯华聪颖好学,虽仅读过四年小学,但在父亲的教诲下,学会了医术。1931年,杜伯华在吉林省榆树县城开办了“华昌药房”。他还学习西医,医术出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恣意横行,人民饱受蹂躏,激起了他的愤慨。他的表弟是一名共产党,在表弟的影响下,杜伯华决心抗日。

杜伯华开设的“华昌药房”成了榆树县首个党的地下联络站,杜伯华为联络站的负责人,负责搜集敌伪组织的情报、掩护抗日工作人员、以物资接济抗日武装。

当时抗日武装缺乏医药,特别是红伤药,杜伯华想尽千方百计筹集运送药品。抗日队伍缺胶鞋、枪支弹药,杜伯华也一次次地搞到送去。

1935年春,杜伯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指挥作战 游击杀敌政治工作都拿手

1937年初,杜伯华和战友驻守在北平西城粉子胡同25号煤铺,秘密开展地下工作,8月中旬开始参加游击战争。杜伯华随部队冲进北平德胜门外的河北省第二模范监狱,营救出政治犯、刑事犯七八百人。

1938年,杜伯华出任房(山)良(乡)联合县县长。9月,日伪军分九路向平西根据地大举进攻。杜伯华奉命带领县区干部和警卫人员迅速西撤,不久后击溃了敌伪军对平西的进犯,又平息了房山九区杨天沛、杨万方的叛乱。杜伯华遂率干部、战士返回房良。

杜伯华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房山五区自卫团团总谢景波,是当地颇有影响的人物,杜伯华亲自做他的工作,把他争取过来,安排到县政府任财政科长。

他还善于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搞到粮食钱款、油印机、电池、手表等紧缺物资支援抗战。

不忘初心 坚持从医救人 组织药品生产

杜伯华不仅精通军事、政治,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生。在他从军、从政时期,曾凭超人的医术为不少军人、干部和群众看病。

有一次,一名战士在战斗中受伤,小腿骨折。医生要给这名战士截肢,杜伯华说:“截肢就不能打仗了,我看看。”

他为战士问诊后,亲自上山采药、配药,制成膏药贴给战士敷上,战士的骨折在一段时期的治疗后果然好了。

五支队三营教导员史进前得了瘟疫加伤寒,病得不省人事,杜伯华见后很痛心,亲自采药制药并精心照顾,史进前病愈后重新投入抗日战场。

1940年杜伯华调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后,开始组织药品生产,为前线供给稀缺药品,对粉碎敌人的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以身试药 研制新品自己先试 不幸殉职

负责药品工作的杜伯华每研制一种新药,都要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以掌握第一手资料。 1941年6月30日,杜伯华在参加试验新药品时中毒,经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

晋察冀军区在红沟陈家大院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送了挽联,上面写着“悼死励生”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追悼会后,杜伯华的遗体安葬在河北省唐县神仙山麓,与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伴。

为了纪念他,他生前创办的晋察冀军区制药厂改名为“伯华制药厂”。1981年,榆树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原华昌药房所在街道命名为“华昌路”,让杜伯华的名字永远留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记者 任一陆)

资料及图片提供:中共房山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房山区史志办

杜伯华小传

杜伯华(1904-1941),原籍河北,幼年随父亲到吉林省榆树县落户安家,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出任房(山)良(乡)联合县县长。

1939年,任平西专员公署专员,积极巩固和扩大平西抗日根据地。

1940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组织药品生产,对粉碎敌人的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1年6月,在参加试验新药品时中毒,以身殉职。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