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应把握三点要义(3)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应把握三点要义(3)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是人民群众

邓小平同志已对人民群众在党领导工作中和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阐释。邓小平同志在1956年9月16日《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改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同时,邓小平也指出大家要坚定对改革的信心,深化改革应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拿事实给人民看,这样人民的心里才会平静下来……如果不从更深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那么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平静都是靠不住的。要看到这个大局。”“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更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中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借鉴与重视。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人民群众仍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的根本动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面深化改革,与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在新时期,我们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有很大变化,社会基本矛盾越来越复杂,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而要顺利渡过这一关,确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会改变,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把人民的需要当做第一需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相关的一切生活、生产问题,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其主体作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现行制度中的一系列弊端,进行彻底而又坚决的改革,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才有希望,人民才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