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核心要点:

■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践。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基本经验。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实际,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须对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正确回答。

■ 学术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评价一套理论体系在学术上的高下,除了理论上的自洽,最终还是要看其在社会实践中效果的好坏。如果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能正确指导实践活动,这样的研究和成果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学术,这样的理论才真正具有学术价值。

■ 学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极为慎重的态度,不要轻率作结论,更不能利用行政力量,动辄上纲,强行压制。否则,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就一定会僵化和衰退。

■ 一个政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种思想理论也好,其生命,不能静止,不能停滞,不能故步自封,不能畏缩不前,而必须始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始终保持生命的动力和活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既需要运用已有的理论认识指导实践,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规律,形成许多新的理论认识,从而推动实践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前不久召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提升理论自觉,突出主攻方向,强化问题导向,把工程工作引向深入,更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此,我们编发三篇文章,以期有所启发。

在回答重大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艾四林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旺盛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研究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问题。

在回答重大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践。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基本经验。如果没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的透彻分析,没有对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深入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而当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时,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结论,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现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革命的主要方式、革命道路等一系列问题,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党领导革命事业取得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在实践中取得突破,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阶段。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发现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出或者说发现时代问题,就更加需要创造性,意义也更重大。因为,把握了时代问题就等于把握了时代脉搏,找到了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实际,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须对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正确回答。现在,我们已经处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政局稳定,人民团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人心等等,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格局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更加凸显,维护和拓展国际战略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进入了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经济上进入结构调整期、增速换挡期和前期政策的消化期,整个社会处于极度复杂、高度敏感的状态,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就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解决的都是深层次问题,必然要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就社会建设来说,如何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切实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非常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能有效解决前进中的难题,改革就难以深入,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一句空话。

自觉地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在研究回答重大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学术责任和崇高的学术使命,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使命。首先要善于发现重大问题。问题时时有、处处在,关键是敢不敢正视,能不能发现。要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发现困扰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立足基本国情、树立世界眼光,密切关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领域的新情况,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向,从而发现需要抓紧破解的新矛盾新问题。其次要善于分析和研究重大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具体分析,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易与难,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弄清楚哪些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是政治原则问题,哪些是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弄清楚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问题,哪些是工作责任不落实造成的问题,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注重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只有抓住和解决了关键问题,才能带动全局工作,推进事业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