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3)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层论坛发言摘登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关系

作者:唐洲雁(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互为条件、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是实现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根本保障。只有国家富强起来了,才能为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广大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供力量支撑;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才有可能为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根本政治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只有建设好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每个人生活得才更有尊严、更加体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会真正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安定团结有序的社会生活,才能为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创造有利环境,才能使每一个人在安居乐业基础上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它需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为支撑,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依托。国家梦、民族梦只有同社会、个人的价值追求紧密结合起来,与每个人的理想奋斗有机融合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梦想才有根基;同样,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融入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的滔滔洪流,才会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作者:包心鉴(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价值功能,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为当代中国发展建构了既具有远大目标,又具有具体遵循的价值坐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第一,顺应时代潮流的价值选择。作为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突出成果和重要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遵循着人类文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演进规律。“民主”“自由”“平等”“法治”“文明”等价值范畴,不是西方价值观所特有的,而是顺应时代的价值选择。

第二,扎根中华文明的价值元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深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深入融汇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积淀而成的。

第三,凝聚实践经验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共同参与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产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由于改革开放实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富民强国梦逐步变成了现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由于这一核心价值取向中的每一个价值范畴,都是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强烈呼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由于这一价值准则的基本范畴直接来源于中华文化关于个人修身养性的价值元素,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赋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新的丰富的时代内涵。

第四,凸显人民主体的价值本质。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超越于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本质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个字,都是在人民群众主体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国家发展的期待、对社会发展的企望、对个体发展的追求,归根到底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造福广大人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