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报告第3页
的主流出路。
我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想留在北京工作,盲目相信只有在北京才有好出路。其实大家并不知道现在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也不知道在北京就业究竟有什么好,只是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让留京工作成为大家就业一种趋势。其实在京外工作也有很多好的机会,以后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史院长、张总工程师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的学术专家,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加之大城市一般房价较贵,就算工资再高,也要长时间还贷才能买的起房子。如果选择二线城市,生活不会那么紧张,压力也会适当减小。
所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必须转变,赴基层,下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但是祖国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是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重要途径。
3.4实践宣讲,共享理念促成长
实践的目的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在随后的时间里,先后组织了两场赴****社会实践宣讲活动,分别针对大一新生和即将毕业就业的大四同学,向他们介绍我们在赴****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诸多的见解和理念,以达到与同学们共享我们的理念、最终促进同学们的成长成才的目的。
3.4.1注重新生教育,规划学业生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而大一,就是大学本科四年,甚至是人生规划大计的关键时刻。在大一期间对自身的认知、对大学学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行动,都将深刻的影响到同学们未来的发展。本着“共享理念促成长”的出发点,我们对大一新生进行了“赴****社会实践宣讲”活动,与他们分享我们的成果、交流我们的理念。在此次实践宣讲中,我们主要与新生交流了如下四点看法:
1.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实践至少有如下五个作用:①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②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③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辅助教学的全面进行;④指导我们学习的方向和重点;⑤了解大学与就业的差异,为就业做准备。
2.尽早建立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涯规划。同学们如果能早一点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就能少很多成长中的烦恼,就不会随着大好光阴的流逝只留下不该有的叹息和后悔。不在于同学们在大一期间就能做出完善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要有规划的意识。清楚自己的未来是由当下的每一步积累而来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学习才有动力!
3.学生工作和科技活动的选择和发展。我们主要是提示同学们要考虑好自己的发展路线。如果想成为复合型人才,可以考虑多参加学生会、各种学生社团等的学校学生组织;如果想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考虑多参加科技活动,以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我们同时更加强调同学们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优势特长来发展自己。
4.工具软件的学习和运用。无论是大学学业的学习过程,还是毕业后的工作阶段,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建议同学们要有意识、有步骤的学习与学业相关的工具软件的用法。结合我们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对毕业生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与我们专业相关的几种工具软件,如AutoCAD、Origin、Matlab、photoshop等,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并且学习掌握。
3.4.2着手改变理念,促进学生就业
大四,对于本科毕业就就业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既忙碌又无措的季节。为了能让同学们走好大四这一步,尽可能的找到既符合自身条件又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工作,我们结合赴****社会实践中的所思所得,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召开了“赴****社会实践宣讲”活动,着手改变同学们的旧有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就业。在此次宣讲中,我们主要和同学们交流了以下几点看法:
1.介绍目前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第一,今年的普遍企业招聘提前。往年招聘高峰在10月、11月份期间,而今年从9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有比较频繁的招聘会、宣讲会。而我院在10月初就已经有同学找好工作、签完协议了。因此,提醒大家要尽早着手准备招聘的各项事宜。第二,针对许多同学想留京就业,我们指出,现今留京要求增多、难度加大。因此奉劝同学们认真审视自身的水平或是做更加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第三,强调了今年应届毕业生将达到700多万,并指出目前同学们中普遍存在的行动少、摇摆多,盲干多、技巧少,能力低、要求高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够引起重视。
2.提出就业简历及面试的相关注意事项。第一,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总结目前同学们的就业准备意识不强烈、行动不积极,因此提出希望同学们能够提早做准备,把有关于就业的任何可能用到的材料都事先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第二,总结同学们广泛撒网、却用心不专的特点,提醒同学们要做到选择有针对性,并针对中意的企业集中的准备,这样能增加就业几率。第三,简单的介绍了简历的制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针对同学们反应的问题,对面试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也进行了详细有针对性的解答和介绍。
3.引导转变同学们就业观念。为什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我们认为,难在择业、而不是就业。所以必须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很多学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缺乏到生产一线、基层去锻炼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就业愿望脱离自身条件、就业实际和国家需要。同时,结合在****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我们向同学们提出,有志青年在基层就业的天地无限广阔,当代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这引起了同学们的足够重视,也得到了同学们一定的积极响应。
3.4.3建立交流常态化机制
我们认真总结了这次赴****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感悟,并结合实践后宣讲的积极效果和有效作用,我们认为,必须建立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包括社会实践的成果交流、就业的经验交流、学习的经验交流、科研的经验交流以及大学生涯规划的交流等等,而交流的形式也可以是成果宣讲、座谈会、辩论赛等等。因此,我们提出了“建立交流常态化”的口号,在“常”字上提要求,在“态”字上抓制度,在“化”字上做标准,并且切实的付诸实践。以期能够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满意就业的深远目标。
结语
**公司不仅见证了**行业改革开放历程,也充分展现了建国**周年以来祖国的伟大建设成果。此行的参观和采访虽然短暂,但我们却从****人的一言一行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作为大学生青年一代,我们通过实践,结合化工工艺流程过程和精馏吸收单元操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好的了解了化工工艺流程和大学生**行业的就业情况。我们深感肩上的重担,时刻准备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