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文化阵地从未失守(3)

八年抗战,文化阵地从未失守(3)

摘要:为了抵抗日本“思想灭华”“文化灭亡”的侵略野心,中国文化人团结一致,以艺术为武器,以文化为战场,在鼓舞民众、凝聚士气的同时,也在为保存延续中华文化而进行艰苦的斗争。随着“抗战第一剧”《保卫卢沟桥》的上演,看不见的文化战场,也发动起防守反击的冲锋陷阵。

文化是锋利的匕首,也是尖锐的投枪。在周恩来的领导下,1941年开始,重庆“雾季公演”在日机轰炸的间隙中坚持了四届。其间,郭沫若“曲线救国”,创造性地用历史剧的形式“借古讽今”。他陆续创作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六部剧,都圆满完成了周恩来所要求的“克敌制胜”的作用。阳翰笙的《天国春秋》借太平天国洪宣娇之口说出“大敌当前,我们不应当自相残杀”时,观众中立即引起暴风雨般的掌声。郭沫若创作的《屈原》中《雷电颂》,借屈原之口控诉:“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这部剧所鼓动的热烈情绪,很快在民众间迅速流传。

炮声远去,记忆悠长:

民族较量,当守住文化之根

卢沟桥炮响之后,配合着日军的武力侵略,日本“思想灭华”、“文化灭亡”的野心也昭然若揭,试图消灭中华文化、从而毁灭中国精神。与正面激烈交锋的战场相比,看不见的中华文化保卫战同样深沉悲壮。

侵华战争开始后,日本就开始有计划地摧毁着中国的教育、文化和学术机关。日军轰炸商务印书馆,并叫嚣,“如果炸毁的只是闸北的几条街,中国人一年半载就能把它修复起来;只有炸毁了商务印书馆这样重要的文化机关,它将永远不能恢复!”道理很简单:要想灭掉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必须先毁掉它的文化之根。

文化保卫战最迫切的,就是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大批中国文人带领着大批科研机构,向昆明、成都、重庆一路迁徙。故宫文物,顶着大轰炸、失火、盗贼等重重险境南迁,损失甚微。浙大校长竺可桢带领着上千名浙大师生,在烽火中“驮”着一个大学,历经四次迁徙,保存文化血脉。夫人病逝,幼子夭亡,他埋葬了他们,继续向前。

就这样,在中国大地上的隆隆炮火中,文人们用不同的选择诠释着爱国。不管是哪一种选择,对于这些文人来说,都经历着生死的威胁、气节的考验。

在重庆市档案馆里,研究员唐润明向记者出示了当时的一批名人手札。其中一份郭沫若写给当时重庆社会名流的书信,邀请他们晚上来看戏。“这封邀请函也是一封委婉的募捐信。”被当时推为文人领袖的郭沫若,为了抗战募捐四处奔波、费尽心血。为尽好“文协”总务部主任的职责,老舍硬逼着自己抛弃文人习气,“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为了抗战,他必须挺身而出。八年抗战,文化阵地从未失守。他们,虽然是柔弱的文人,但却用不屈的脊梁,强悍地拱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