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得如何?成效怎样?针对这些问题,5月下旬至6月中旬,国务院部署开展了第二次大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出新招,出实招,出硬招,政策效应积极显现。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报,对督查发现的天津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等20项地方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和国家发改委加强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等16项部门典型工作经验做法给予表扬。通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推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上下合力,加速实施重大稳增长工程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升级换挡、爬坡过坎,是一场新的考试。
督查发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各地区各部门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促投资、补短板,加快实施重大稳增长工程。
增加有效投资,中央投资率先发力。国家发改委探索创新,打好投资“组合拳”,破解“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的“连环套”,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建设,让政策措施更精准有效。
强基础设施。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按月调度会商,专项督查、挂牌督办,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60项。交通运输部统筹推进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今年预计实现交通投资2.6万亿元。
加速重大项目落地。国土资源部对符合条件的用地项目,审查时间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截至今年5月中旬,已完成全部上报的铁路、水利重大项目用地预审。
各地千方百计促投资、稳增长。天津出台33条稳增长措施,开通“绿色通道”,今年确定的83个重点项目已开工65个。贵州政策给力,今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位居全国第一。甘肃加大铁路建设力度,2014年国家下达的国家铁路干线投资规模居全国第一,实际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在建里程和配套资金到位率居全国前列。广西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前4月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5.6%。
创新投融资机制,政府不唱“独角戏”。江西设立全国第一只省级铁路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达150亿元。福建出台PPP试点政策,发布鼓励社会投资项目122个,总投资2247亿元。湖南围绕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四张网”加大投资力度,向社会发布257个重大项目。河北固安县探索PPP模式,将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产业招商等服务项目整体外包给社会资本,引进投资638亿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审计署加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2014年8月以来,累计发现问题2201个,促进新开工项目598个。吉林对重大项目进展全覆盖巡检,边检查、边评议、边部署、边落实、边现场解决问题。青海建立政策落实每月分析调度制度,加强督查督办。云南省政府领导每月带队深入基层开展专项督查。
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取得实效: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