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管理与产业发展(3)

核心提示:大数据服务业属性大于大数据软硬件制造业,对其它产业的影响大于对信息产业的影响,其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的经济效益。麦肯锡曾经总结过,只要用了大数据,美国的保健一年能节省三千亿美元,欧洲的管理一年能节省两千五百亿欧元,服务提供商一年能赚六千亿美元。互联网+包括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金融互联网,其中产业互联网化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

三、大数据的产业应用

(一)统计经济数据。IBM日本公司的经济指标预测系统,从互联网新闻中搜索影响制造业的480项经济数据,计算出PMI预测值;印地安纳大学学者利用Google提供的心情分析工具,从用户将近一千万条微博里,推算道琼斯工业指数。其依据是,一个地方经济的好坏会反映到用户的心情里,据此判断出的经济状况,准确率可达87%。

再看,我们国家统计局给的CPI和淘宝网给的CPI,是不完全一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的CPI主要取样几个刚性需求的产品。一般地,当经济形势不好,工资收入下降的时候,人们首先不会省下的是吃的东西,所以在食品上的反映是比较慢的。淘宝则是根据在淘宝上购买商品的种类做统计的,诸如:化妆品、电子产品等,钱少的时候,对于这类东西,人们就会少买一点。由此,淘宝所反映的经济状况比国家统计局要来的更敏感些。

(二)粮食种植。硅谷Climate公司从美国政府获得30年的气侯、60年的农作物收成、14TB的土壤数据,还收集250万个地点的气侯数据,向农户提供天气变化,作物、病虫害和灾害、肥料、收获、产量、市场价格等咨询和保险服务,承诺每英亩的玉米利润增加100美元,如预测有误将及时赔付,赔偿率比保险公司还高。到现在为止,这个公司没有出过错。我们的农民基本上是简单判断,今年猪肉贵了,一拥而上,大量养猪,明年猪肉卖不出去了,就不再养猪,后年猪肉又贵了。

(三)商业零售。淘宝可以统计出客户的IP地址,诸如买服装的IP地址,买化妆品的IP地址等,不但淘宝自己用这个数据,还把用户IP地址的信息出售。只要网站跟服装公司有广告关系,只要检索到曾经在淘宝上买服装的用户在访问网站,服装公司的广告就跳了出来。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京东、淘宝上买过什么东西,此后无论你再上购物网站,跳出来的广告一定跟你买过的东西有关。

(四)全球贸易。美国一个网络就利用政府开放的海关数据来做全球贸易。许多中小企业做海外贸易,可是不知道在海外谁是其客户,谁是其供货商,要弄清楚这些,对大量中小企业是很难的,但是看海关数据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五)个性化服务。比如说服装业,不需要一件件地试服装,只要你在我的“镜子”上面走过,就可以实现不同款式、颜色的随意试穿,定制个性化服装。

(六)金融业。某一资本市场统计了全世界的微博留言,不看具体微博的内容,而是判断写微博的这个人当时的心情,是高兴还是焦虑。一般地,人们在高兴的时候,会买股票;焦虑的时候,会抛股票。统计出全世界此时此刻是高兴的人多,还是焦虑的人多,以此决定是抢在大家买股票之前买股票,还是抢在大家抛股票之前抛股票。

阿里有支付宝,光棍节的时候大家买很多东西,没有那么多现金怎么办?银行不给贷款,阿里说不要紧,根据你在阿里平台上的交易情况,判断你的诚信度,你在网上申请,阿里给你贷款。阿里处理一笔贷款,成本是2.3元钱;银行处理一笔贷款,成本是两千多块钱。阿里不要担保,坏帐率0.3%;银行要担保,坏帐率1%。银监会控制阿里说,你可以贷款,但是不能存款。可是没存款,怎么贷款呢?阿里说,不要紧,支付宝跟天弘基金合作,把散户的钱绑起来,跟银行交易,银行对散户的利息百分之零点几,对大客户的利息是4%、5%甚至6%,阿里把散户绑成大客户跟银行谈利息能拿到6%、7%,自己留一个百分点,剩下的给客户,客户觉得这个比银行还好。当然,这肯定有风险。不过国务院还是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希望倒逼银行业改革,从而推进利率市场化。

(七)电力业。大数据选择风电的地址,选择风电地址最难的是什么时候有风,什么时候没风,很难预测。我们气象局给出的是100公里乘以100公里的气侯预报数据,IBM帮助中国的一个公司做了200米乘以200米小尺度的气侯预报,由此知道后天有多少电,明天有多少电。同样地,风机维护、交通节能减排都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

(八)电信业。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有几十万员工,但是仍然不够,怎么办?发展500万用户的志愿者,装一个测试软件,无论走到哪里都可自动测试这个地方通信状况好不好。根据这些用户数据,就可大量搜集日常网络状况,节省大量员工。

(九)交通。依托有手机用户,测出手机从这个路口走到那个路口用了多少时间,以及在这个路上走的手机有多少,由此判断马路的堵塞状况,是否会有突发事件发生。

大数据需要很好地通过云计算手段来支撑,因为数据量非常大,而且源源不断,没有头也没有尾,我们没办法停下来分析。我们过去分析数据,数据是静止的,我们要代数据进程序,而现在的数据是活的,我们要代程序进数据。大数据不但可以很好地应用,其本身也是一个产业,它可以带动硬件产业、软件产业。广义的大数据应用,本质上是一种“增值分析”,前景有着近似无限的可能,不受任何行业、资源、地域、用户的约束。大数据服务业属性大于大数据软硬件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大于对信息产业的影响,其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的经济效益。麦肯锡曾经总结过,只要用了大数据,美国的保健一年能节省三千亿美元,欧洲的管理一年能节省两千五百亿欧元,服务提供商一年能多赚6000亿美元,零售商可以增加60%的利润,制造业可以降低50%的成本。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说,大数据是新财富,价值勘比石油。麦肯锡说,大数据是下一个创新竞争生产力提高的前沿,数据就是生产资料。由此,大数据还会带动很多就业岗位。

四、互联网+智能制造

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包括:消费需求从模仿型到个性化、多样化;投资机会从传统产业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出口竞争从低成本比较优势到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产业组织从传统产能过剩到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经济风险、宏观调控等方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李克强总理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发展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结构性改革。

(一)我国大力发展互联网+的背景。2012年,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了美国,达到两万多亿美元,还一直在走高,我国22个工业品的七大类产量位列世界第一,可是我们的质量不合格率达10%,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分别占欧盟和美国召回总数的57.9%和65.1%。我国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不少,但连续12年没有一个中国品牌进入世界知名品牌前100位。高铁是走出去了,可是高铁里自动系统和轴承是进口的。我们的高等数控机床70%进口,汽车零部件的75%进口,汽车轮胎前十强的全都是外资企业。

2013年,我国进口芯片的金额超过了进口原油。我们生产了全世界70%的手机,50%的计算机,48%的彩电,可是里面核心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是由国外垄断的。2013年,我国每个制造业工人,每小时人工成本是3美元,美国是35美元,我国工人的成本是美国的十一分之一,但是我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再加上我国人均劳动力成本的增速很高,每年增加10%,差不多几年翻倍了。未来十年,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将难以超过人工成本的提升。波士顿咨询集团说,按照目前发展趋势,中美制造业的成本差距在2020年就不存在了。我国资源密集度的产业比重大,传统行业集中度偏低,而产能过剩,十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30%,美国可开垦土地面积比我国多5.3倍,水资源是我国的4.6倍。2004年到2013年十年间,我国工业用电价格上涨了66%,工业平均用电的价格比美国高30%。由此看来,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二)我国互联网服务偏消费的现状。互联网,从1969年开始,前面25年,基本上是学术界的应用,到1994年开始进入商业化、生活服务,我国也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互联网的,20年来基本上是消费服务,诞生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现在,互联网进入生产服务、面向产业。互联网服务经历了电信服务、媒体服务、物联服务、数据服务、金融服务、产业服务,互联网从专门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下一代互联网到泛在网。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总结,以电商为衡量标准,网络零售的规模、占零售业的比例、电商平台的商品数、电商活跃的买家数,我国全面超越了美国。2014年,我国消费型互联网占GDP的4.4%,美国消费型互联网占GDP的4.3%。但是,面向企业的产业互联网,拿云服务的渗透率和中小企业互联网使用率来看,我国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以,美国有公司讲,中国要等到2040年,才有可能在企业产业互联网上赶上美国。就是说,当前我国互联网是偏消费的。

(三)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结合。有人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的数字化。工业1.0是机械化,1784年开始;工业2.0是电气化,1870年开始;工业3.0是自动化,1969年开始;工业4.0是智能化,2014年开始。德国人说,工业4.0是通过网络技术来决定生产制造的过程,美国在2013年提出产业互联网,AT&T、思科(Cisco)、通用电气(GE)、IBM和英特尔(Intel)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它跟工业4.0相比,更加注重软件、网络、大数据。它的主要支撑是智能机器加上先进的分析工具,还有智能化的人机接口,实现了CPS,就是物理的和信息系统的结合,把计算控制和通信联为一体。美国人说,实现工业互联网以后,美国人就算只提高生产率1.5%,未来20年,美国人均收入要比当前提高25%到40%。2010年到2015年,全世界用了产业互联网,哪怕只提高1%的生产率,可以使飞机节省300亿,电力节省600亿,石油节省900亿,铁路节省270亿,医疗节省630亿。

(四)中国制造2025。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由此更好地实现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其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