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改造日军战俘

中共改造日军战俘

摘要: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指出:“我们仍然把被俘的日本士兵和某些被迫作战的下级干部给以宽大待遇,不加侮辱,不施责骂,向他们说明两国人民利益的一致,释放他们回去。有些不愿回去的,可在八路军服务。将来抗日战场上如果出现‘国际纵队’,他们即可加入这个军队,手执武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同日,八路军总部发出《对日军俘虏政策问题》的命令。

抗战期间,我们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共俘虏日军官兵7000余人。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我们党对这些战俘加强宣传教育,受感召的一些日军战俘参加了八路军,成了反战斗士,和中国人民一起投身到伟大的抗战中来。

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指出:“我们仍然把被俘的日本士兵和某些被迫作战的下级干部给以宽大待遇,不加侮辱,不施责骂,向他们说明两国人民利益的一致,释放他们回去。有些不愿回去的,可在八路军服务。将来抗日战场上如果出现‘国际纵队’,他们即可加入这个军队,手执武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同日,八路军总部发出《对日军俘虏政策问题》的命令。

为了加强对日军战俘的宣传教育,这一时期,我们党还在延安创办了日本工农学校。日本工农学校的经费和学员的一切生活费用全部由八路军供给。他们的生活标准高于八路军官兵,文化体育生活也丰富多彩。1944年10月,美军观察组约翰·埃默森等人到日本工农学校考察。在这之前,他们对我们党成功教育改造日军战俘持怀疑态度。经过考察,他们相信了我们党对日俘的教育改造是成功的,并对争取日俘的经验表示赞赏。

随着日军战俘参加八路军的越来越多,这些“日本八路”商量建立一个由日本人组成的反战同盟组织。这一想法得到了八路军敌工部的支持,他们决定给这个组织起名“觉醒联盟”,并制订了纲领和章程。1939年11月7日,“觉醒联盟”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举行成立仪式,它是日本在中国的第一个反战组织。朱德总司令专门到“觉醒联盟”表示祝贺。“觉醒联盟”发展很快,到1942年已拥有山东、太行、冀南、冀鲁豫、太岳等5个支部,在新四军中也先后成立了“觉醒联盟”“反战同盟”组织,并在华中、苏北、苏中、淮南、淮北等地建立了支部。这些组织在抗战中尤其在瓦解敌军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党史部)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