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摆脱贫困》有感

重温《摆脱贫困》有感

事隔20多年,我们重温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不仅不会过时,而且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对当前宁德加快发展、跨越赶超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摆脱贫困》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系统提出了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科学思路,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习近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方略的重要结晶。无论在促进闽东经济发展、深化民主政治建设、推动闽东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强化党的建设方面,可以说,透过字里行间,我个人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和论断,不仅闪烁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智慧光芒,也展示出习近平同志为实现闽东摆脱贫困这个最主要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兢兢业业的奋斗精神、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殚精竭虑的公仆情怀。

通过精心研读《摆脱贫困》一书,通过查阅诸多的历史资料,可以认为,在宁德的这段工作经历,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形成的重要孕育阶段和探索实践阶段。《摆脱贫困》一书所展示出来的理政思想、工作方略,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十八大以来,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大量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大多能在《摆脱贫困》一书以及他在宁德的领导实践中找到雏形和缩影。《摆脱贫困》一书反映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领导艺术等为政之道,与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党的建设、双拥共建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交相辉映、紧密相关的。比如,从摆脱地方贫困的“宁德梦”到努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强军梦,它们都来源于群众,反映的是人民的呼声和期盼,是顺应时代和潮流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兴民兴邦”的执政理念和政治追求。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观点与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闽东报》复刊仪式上提出的“坚持新闻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意见,是完全相吻合的。又比如,“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者的内涵、实质是极其相似的。1989年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的关于地委和行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与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可谓异曲同工,反映了习近平同志抓作风建设的持续思考和重要方法。

今天,我们要不断传承和弘扬这笔宝贵精神财富,紧抓机遇、凝心聚力,勇挑重担,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把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开辟的事业推向前进。

全力提升经济实力,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始终牢记他曾提出“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主旋律”的教导,继续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加快建设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培育一批聚集度高、关联性强、产业链长的基地旗舰型企业;持续推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合成革、汽摩汽配等产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一批千亿百亿产业集群和超百亿企业。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