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妥协与协商民主

理性妥协与协商民主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在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协商民主建设中,较之斗争哲学的殊死对抗,理性妥协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科学阐明理性妥协的内涵及价值,对于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实践价值。

理性妥协符合马克思主义

所谓理性妥协,是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谈判、协商、对话、沟通的基础上,达到均衡和互利的理性抉择。不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追索到理性妥协的深厚根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同样不乏理性妥协的杰出范例。

第一国际时期,当时的社会主义流派很多,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俄国的巴枯宁主义等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流派毕竟或多或少表达了无产阶级的部分利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如果把它们全部排斥在第一国际之外,那么科学社会主义一枝独秀也难以成春。因此,马克思、恩格斯采取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来处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关系,这实质上就是科学的妥协方式,也正是因为这种妥协维护和发展了第一国际。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俄面临14个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内反对派的包围进攻,弱小的社会主义政权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这时,列宁力排众议,促使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通过高超的妥协艺术为苏俄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避免了即将来临的流血冲突,保住了年轻的社会主义政权。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冰释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妥善处理西安事变,实现国共两党合作,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主权完整。

可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特别看重妥协并且善于运用妥协的。理性的妥协不仅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而且是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排斥、否定、反对妥协的人,其主要理由是妥协是不讲原则甚至丧失原则,在革命战争年代,妥协就是投降。当然,理性妥协是有原则的,理性妥协既考虑别人的利益,同时也考虑自身的利益,即双赢、互利。所以,妥协是方法、是艺术、是理性,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事实证明,利益冲突方若缺少合作与妥协精神,最终各方利益都将受到影响,公地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因此,在尊尚理性和契约的现代社会,任何人要稳定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学会理性妥协,增进彼此的福利。

理性妥协的历史考察

理性妥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残酷的生存演化中不断总结教训而作出的选择。

在原始部落时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为了生存甚至出现过人吃人的悲惨情形,人与人之间不太可能出现妥协。进入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奴隶主与奴隶之间有了妥协的思想萌芽,奴隶主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保存奴隶的生命。进入封建社会,尽管专制统治缺少人性,但也有不少开明的统治者意识到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让对方生存,为了自己生存得更好更需要让对方生存,于是适当地调整统治方式,甚至有限地让利。比如,文景之治时期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通过免租和减租方式鼓励老百姓多生产,从而给统治阶级带来了更大的利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