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荷品格与政协精神

莲荷品格与政协精神

莲荷的品格是“和合”,这正切合政协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文化精神,同时表现了政协大团结、大联合包容并蓄的情怀。

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碧绿的叶、多彩的花、晶莹的露珠、低垂的莲蓬一一呈现眼前,直让人陶醉不已,百看不腻。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莲荷的谐音是“连和”、“联合”,莲荷的品格是“和合”,这正切合政协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文化精神,同时表现了政协大团结、大联合包容并蓄的情怀。莲荷的高尚品格激励人进而求索人民政协特有的宝贵文化精神及其价值。

从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到三年后发布“五一口号”,乃至成立人民政协组织,无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合”的孜孜追求。

在春秋时的齐国,鲍叔牙、管仲情同手足,彼此信任,二人共同辅佐齐恒公治理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中国古代肝胆相照的典范。回想起1946年1月旧政协会议前,国民党为了拉拢青年党,瓦解民盟,孤立共产党,硬性要求民盟让出5个名额给青年党。为此中共据理力争,针锋相对,最后确定国民党让出1名,中共让出2名,民盟保持原有名额不变,打破了国民党的阴谋。会议期间,中共与民盟密切合作,风雨同舟,相互支持,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共产党长期与民主党派那种“风雨紧相依”的莲荷情谊,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何止胜于历史上管鲍之交十倍百倍?

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洁身自好,超然物外;独善其身,远离诱惑。这是古人自身价值的追求,也是当代求严求实的自我要求。

“中通外直”,说的是做人处事应该心胸开阔、谦逊坦陈,不偏不倚、品行端庄,虚心傲骨“而不可亵玩”。

上世纪50年代,有两位“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的政协委员值得人们景仰。一位是梁漱溟,他诚挚地提出不能“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一位是我国“计划生育”首倡者马寅初,他尖锐地指出“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虽受误解和打击,他们依然坚持真理痴心不改,爱国之情至死不渝,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大家仍在赞许他们当初的精神和勇气。

在政协的参政议政过程中,一个符合科学、颇有见地的意见或富有前瞻性的合理化建议,往往需要经历反复求证的曲折过程,展开不同观点的“逆向论证”,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年一批政协委员坚韧执着,锲而不舍,对三峡工程提出的许多不同意见,正是这些来自另一个角度的意见为后来三峡大坝的科学完美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完善措施、纠正预防的作用。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这样形容莲藕:“夫藕生于卑污,而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寥寥数语,把莲藕的特有品格描述得活灵活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