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组织拥有一大批爱国敬业、勇于担当的知识分子,他们以行动印证了“知识分子就是站起来思考的人们。”建国之初,不少专家,如“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的钱学森;感叹“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的华罗庚;高呼“让我们准备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李四光等,无一不是面对威逼利诱,冲破重重阻挠,历尽艰险毅然回国。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巍巍民族气节,支撑着他们走完不朽的人生。
新中国即将成立之时,国号、国歌、国徽、国旗等方案尚未有定论,拿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征求意见。那些脚踏实地、心有主见的政协委员和领袖一道,畅所欲言,见仁见智,真可谓篇篇锦绣,字字珠玑,言之凿凿,确可信据。不同的意见,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达成共识,挥写了政协会议共同协商国家大事的开篇之作。
自打人民政协成立开始,委员们就以“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为己任,1949年,李济深等提出政协历史上第1号提案《请以大会名义急电联合国否认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案》,宣示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1950年,邓宝珊提交《创办民族学院案》,呼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以适应民族工作之急需;1953年沈钧儒上书陈述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他们捧出的那颗殷红的“中国心”,与人民的血脉紧紧相连。
元代吴师道作《莲藕花叶图》,题诗曰:“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原来远近芬芳、绚丽多彩的莲荷一族,却也蕴聚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旨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南征北战,苦难辉煌,浴血荣光,终于在1949年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当《共同纲领》提交政协全体会议通过,新中国即将成立的那一时刻,李济深等民主党派人士无不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艰苦奋斗追求实现的目标。”而今,协商民主转化为国家意志,一个个意见被采纳,一件件提案在落实,我们更会体悟到辛勤汗水浇灌民主之花的喜悦和甘甜。
张澜先生曾以“四勉一戒”告示后人:“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那种不以外物而沉浮摇摆的人格,不断鞭策着人们努力拼搏、自强自立,顺应天时、奋斗不息,把自己铸炼成为生命的强者。杨佳说:“你怎样,中国便怎样!强大的正能量源自每一个人”。从她们身上,我们不难发现政协强大而又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和价值。
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以莲荷的高贵品格为鉴,以政协的传统精神为鉴,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的本质,更加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袭,更加注重人民政协组织的自身建设。
历史已经昭示,事实还会证明:莲荷的品格、和合的文化、民主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政协人,去拼搏风雨,赢得成功,迎来新的春天。风清气正,天朗地明,协商民主的中国将是无限美好!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