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抓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以县为组织实施主体,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有领导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做到“一看、二听、三问”,访真贫、访实情,把扶贫对象搞准,把家底盘清,把遍访转化为“深访”、“精访”,真正为贫困村、贫困户理思路、找出路。
三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县级项目审批、分配、监管机制,建立任务与资金、责任与权力挂钩机制,实现简政放权、权责对等,明确县级政府责任,增强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社会帮扶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构建市场推动机制,积极盘活农地资源、农房资源、森林资源、人力资源、农村闲钱和集体资产,引进培育一批扶贫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通过创新机制、放宽准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扶贫开发领域。
四要精准实施扶贫计划。着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资源共享等;着力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以新村建设带动农村全面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统筹谋划和大力推动生态、绿色、安全的特色农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健全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等;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投入,加快治理突出生态问题,筑牢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通过精准实施扶贫计划,推动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五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建设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驻村工作队做到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队不撤出;加强基层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注重从扶贫开发工作一线选拔干部,引导和激励各级干部投身扶贫开发事业、在扶贫攻坚战场上显身手。
六要严格考核奖惩办法。认真落实省委制定的贫困县考核制度,实行扶贫开发专项目标管理,制订考核和问责办法,对年度任务完不成的乡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挂包领导实行问责;加强对行业扶贫工作的考核和定点帮扶工作的督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重奖重惩,对干得好的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追究。
调研中,李纪恒强调指出,施甸县是杨善洲同志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施甸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杨善洲精神,忠实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蹲点开展“挂包帮”,做到掌握情况在一线、服务指导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帮扶助困在一线,把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六个到村到户”真正落到实处,帮助贫困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