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丁元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3)

二、我国街道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街居体制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前,对于“街”有多种说法,比如说街政府,街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不是一样的。街政府就是一级政权,在兰州、西宁、武汉、太原这些城市里面,实际上就是把街道作为一级政权。我们在历史上还有街公所,大体上街公所跟街道办事处相似,是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像天津、江西、湖南,都是这样一个体制。

另外,在重庆西南地区,历史上曾经实行过“警政合一”的基层管理模式。“警政合一”就是在一个派出所里面,有几个政府工作人员,行政管理实际上在派出所内部。特别是在解放初期,大西南土匪特别多,土匪在城市乡村出没,政府和人民群众常常受到土匪的骚扰、威胁,所以那个时候在重庆和一些地区的政权以派出所为主,派出所内部设立一些行政机构,行政办事人员来履行行政职能。

1958年到1962年,我们实行理论委员会,带有明显的人民公社色彩。文革期间我们叫革命居委会,文革以后又回归居委会。在我们国家,人大通过立法的方式对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做了一系列的规定,1954年到1974年间颁布了三次,基本把街道办事处定位为上级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这是改革开放以前。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街道体制改革面临新情况

首先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出现了我们过去不曾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过去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单位,现在很多人把社保等转到居委会。另外流动人口进城也涉及到管理问题,这些情况都是我们过去不曾遇到的。还有就是双重转轨,一方面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另一方面我们又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除了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还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现在已经越来越突出,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举个例子,前两天我遇到一位老领导,吃饭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他说最近我看了一个内参,一个故事很悲惨,你们要研究。讲的是一家老两口,孩子在外面工作,是个空巢家庭,老太太病了躺在床上,老爷子要去照顾这个老太太,结果有一天这个老爷子得了心肌梗塞死了,老太太也不能动,五六天以后别人才知道。他说这件事情给我触动非常大。他就问我,现在咱们国家这样的空巢家庭有多少?我说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们国家农村空巢家庭已经占了农村家庭的49%,城市家庭在2012年空巢家庭已经占了50%,就是说城市有一半家已经空了。那么像这种空巢家庭将来怎么养老?现在我们在积极探索“9064”、“9073”这样一种养老模式,90%的居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4%的通过机构养老。这样的布局对街道的改革,街道的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978年我们国家9亿6千万人,到了去年13亿6千万人, 36年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的人口增加了整整4个亿。按城乡来分呢,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7.92%,到去年占到54.77%,乡村人口比例从82.08%下降到45点几。这样的人口的格局,对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城市的城市化,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密度的增加,对城市的行政体制改革,城市基层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公共安全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们怎么去适应这样一种变化?根据我们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1978年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国家城市数量是193个。到2010年是658个,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我们在1978年没有,到2010年的时候就有六个。北京市去年是2115万人,有1300万人住在三环以内,这是为什么我们三环以内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包括三甲医院,包括学校,都集中在三环以内,所以出现这么一个问题。而且公众服务越往城市集中,越往某一个地方集中,人口也就越往一个地方集中。北京市也在采取措施,今后在公共服务的布局方面,更多向三环以外布局,三环以内更多布局一些景观,社区公园,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等等,这样来缓解整个城市的布局压力。另外人口的年龄结构,我们国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1982年,我们国家人口达到10亿,65岁老龄人口只占人口的4.9%,到2012年占9.1%,去年已经占到10.1%了。按照世界标准,当一个国家的65岁老年人占7%以上的时候,这个国家就进入老龄社会,而我们现在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了。

所以这些新的变化,都给我们当前街道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