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进步观的本质特征与时代意义(3)

正确进步观的本质特征与时代意义(3)

三、树立正确进步观是实现善治、善政的根本要求

建设集善治与善政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追求进步而不亵渎进步的优秀领导干部,树立与陶铸正确的进步观事关社会主义善治与善政的成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

树立正确进步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内在地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就是要打破领导干部的终身制和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模式,它要求把那种会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它也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勤政廉洁、高效服务的工作能力。即便是过去先进、现在先进也不能代替未来先进,因此它必然对进步提出新的要求,注入新的内涵。那种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能力退化、工作弱化的人肯定不会受到重用,那种投机钻营、沽名钓誉、卖官鬻爵的人必定会遭到唾弃。所以只有树立正确进步观才能适应新形势,解决新任务,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成就。

树立正确进步观事关社会主义善治的达成。社会主义善治在用人上必然凸显德才兼备德为先的价值要求。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进步、看待进步的人必定是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再高也不会真正干出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业来。“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社会主义善治要求领导干部重德修德,养德守德,真正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业、以德服众、德才兼备。司马光《资治通鉴》总结智伯之亡时指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可谓说尽世间多少兴亡哲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但丁曾经有言,“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则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因此,社会主义善治要求和呼唤的是现代德治。只有无数崇尚道德和先进的人通过建立合乎伦理的政治体制才能真正实现善治。而实现善治需要并离不开正确进步观的支撑和精神架构。

树立正确进步观关乎建设社会主义善政的成败。社会主义善政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是也应该是合乎伦理和道德的政治,它是好人、好官、好政治诸因素的有机结合。而好人、好官、好政治的“好”字本质上是“公”与“廉”的具体体现。它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湖山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能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功名利禄、得失荣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人和好官。那种过分注重个人进步,把升迁看得比什么都重的进步观只能导致心灵的扭曲、灵魂的异化和人格的沦丧,演绎出的只能是一幕幕个人生活的悲剧。

一言以蔽之,正确进步观事关个人的健康成长与人格完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善治与善政的本质要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育高尚官德密切相关。所以一个真正追求进步的人,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并以此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才能够真正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有所进步,保持进步,创造进步的业绩!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