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浴血奋战在抗日前线,用正确的政治主张指导和推动抗日战争,用广泛的政治动员组织起巨大的抗日力量,创建广阔的敌后战场并对正面战场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高举抗日旗帜,唤起全民族走向抗战之路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当局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实行不抵抗主义,命令东北军全部撤入关内,要求民众“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这一错误政策,极大地压制了广大民众抗日救亡的民族热情,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致使东北地区很快沦陷。而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挺身而出,九一八事变后,从9月20日到翌年的4月15日,短短半年时间里,就以中共中央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先后发表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为国民党反动政府出卖中华民族利益告全国民众书》和《对日战争宣言》等十多份文件,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公开进兵中国,其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号召“工农武装起来”,“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民族的革命战争,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宣告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同时,中共党组织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直接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组建抗日联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以英勇无畏的行动表明了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独立的严正立场。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以坚持抗战的正确主张和英勇行动,推动了全国抗战的兴起和发展。在国民党当局对日本妥协退让之时,中国共产党代表全民族发出了武装抗日的第一声怒吼,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列,高举起了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奋起。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动者和坚强支柱

最早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1933年就开始积极倡导建立统一战线。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鲜明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和任务。1937年8月,党的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张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艰苦努力,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的政党、阶级、阶层、团体、爱国人士、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的广泛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的建立很不容易。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残酷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因此,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开始采取的是反蒋抗日方针。后来,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杨虎城结成了西北三位一体的统一战线,将反蒋抗日改变为逼蒋抗日。通过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开始实行联蒋抗日。到全国抗战爆发,经过共产党方面的艰苦努力,国民党当局发表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蒋介石公开发表讲话,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得以实现。

历经坎坷,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后红军改编,一些红军指战员很有意见。经过统一战线思想的教育,广大指战员懂得了红军改编对促成统一战线、实现全国一致对日作战的重大意义,从而把维护统一战线作为自觉行动。为团结对敌,中国共产党把一切愿意参加抗日的党派和军队当作友党、友军,极力维护团结,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始终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当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多次无端挑衅,国共关系面临险境时,中国共产党仍高举团结的大旗,顾全大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尽力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皖南事变发生后,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政治上反击、军事上自卫的方针,使濒临破裂的国共合作关系得以维持。不少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从皖南事变的处理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始终坚持把国内外的一切抗日力量团结在一起,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坚强支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没有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